第18章(1 / 3)

“自是如此,还请两位贵人稍坐,贫道做些准备。”徐福说,他二十来岁,一派温文儒雅,是那种很讨中年妇女欢心的长相,可宣瑾瑜总觉得他行为举止间有股子做作劲儿。

宣瑾瑜和李氏进了厅堂去等,春香和夏三紧随其后。自从来到诚郡王府,每次宣瑾瑜出门,夏三都一定要跟上,说主上有令,定要护佑郡王安全。

来徐福这里的百姓不少,还真的是一些四十、五十岁的阿姨较多,不少人过来都是给徐福送酬金和礼物的。因宣瑾瑜今日低调出行,这些普通百姓也不认识郡王,只当做他们是富贵客人。

看着来往百姓,宣瑾瑜若有所思,这家伙的生意不错啊,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真本事了?

很快,徐福又请宣瑾瑜和李氏去了后院。

院子正中的空地上是一张案桌,上覆丝绸,摆着果盘和牛马奴仆的青铜模型,旁边放着一叠黄纸和笔墨。

徐福身后跟着两位小道童,他立在案桌前,正气凛然,喝道:“贫道今日做法,上启三清,下禀地府,以通阴阳!”说完,徐福就拿起笔墨,在黄纸上笔走龙蛇,画出符书,再从衣袖里拿出一个铜铃,一边摇晃,一边跳起了八卦步,等再次来到案桌前时,却是拿起符书一烧,旁边有小童上前,用木盘接住黄纸烧落黑灰。

待纸灰积得满满一盘,徐福这才喝一声:“先郡王宣承义,今日贫道借鬼神之力,待问阁下现下如何?”

徐福用手捧起盘中纸灰,如此三次,待纸灰从手掌上完全落下时,他的左右手掌却各有纸灰聚集起了“平”、“安”二字。

徐福伸出双掌,给李氏察看:“郡王太妃,先郡王既已报信平安,想来先郡王有福德在身,在地府也安之若素,不久就能转世了。”

李氏当即喜不自胜,只念老天保佑,旁边春香心领神会,当即拿出准备好的贺礼钱,足有十两银子。

李氏说:“听闻道长尤擅鬼神祭祀,还愿道长祭祀时让鬼神照顾先夫一二,些许微礼还请道长收下。”

徐福点头,见到大笔银钱倒也处之泰然,说:“郡王太妃心怀善念,信仰神佛,自然会得庇佑。”旁边小童机灵,伸手接过春香递来的金银。

见法事完毕,徐福又请宣瑾瑜和李氏去静室歇息。李氏今日见到徐福施展仙术,心悦诚服,一路上不停问徐福一些修行之事,徐福对答如流,只宣瑾瑜一直小心偷瞧着徐福手掌,她注意到徐福手心的纸灰到现在还未落去。

宣瑾瑜若有所思,她想起当年给导师做的一篇有关巫祝之术的论文,在一些偏远地区,至今还有一些骗子偷偷在手上用薄薄的透明蜜糖写成文字,待烧纸成灰后,用手轻轻往纸灰堆里一压,蜜糖就沾上纸灰在手掌上形成文字,以此愚民行骗。

看来这徐福八成就是这样一个骗子了。不过看到李氏高兴神情,宣瑾瑜倒也不愿在她面前拆穿,若花点银钱给生者一些念想,也未必是坏事吧。

静室里,童子拿陶盘托来一壶茶水,案桌上有小小盆景,泥土上还摆放着几块白色石头。

徐福正拿湿布巾拭手,见此轻叱童子:“这茶怎么没有温了上来?喝这凉茶岂不是容易染了风邪?”

旁边李氏正想说无事,却见徐福叹道:“罢罢罢,我这童儿不够机灵,便让我这做师父的拿石头给贵人温茶吧。”

李氏刚想出口的话咽了回去,难道道长又要施展仙术?春香和夏三也不由好奇。

徐福随手从盆景上取了两块石头,往陶盘上一放,又拿茶壶往石头上浇了些茶水,便见石头上滋滋直冒白烟,徐福把茶壶往石头上一煨,不多时,茶壶里的水变得温热。

李氏和春香当即为这仙术惊呼出声,连夏三看向徐福的眼光也不禁有了尊崇,宣瑾瑜惊讶异常,她当然不会认为是仙术,她只想知道徐福是从哪儿找到的这白色石头!

这白色石头分明就是石灰石,石灰石遇水会释放出大量热,这也是烧制水泥的原材料!有了这个,离宣瑾瑜造屋开路的梦想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