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3 / 3)

尉迟兰娜跟着唐明去了后面的别墅区。只见这边的庭院都占地广阔,院中花树繁茂,不过庭院内的建筑也一律都是二层小楼,正因为如此,虽说每处庭院都只有两三进大,但却能住下许多人来。

尉迟兰娜对这庭院喜欢得紧,在她眼里,这庭院设计是无一处不妥帖,虽说有些小,倒也不妨事,直接买下两座相邻庭院打通来住,不就好了?

尉迟兰娜很快和唐明谈妥价钱,用四千两银子买下了两座庭院。她又问了下唐明,那两层小楼多少银钱,得知两层小楼只用五十两一栋时,她又一口气买了十栋挨着别墅的两层小楼,一来这二层小楼这般便宜,买下十栋来就当置办产业,二来以后家里的管事若要离府另居,也可以赏赐一栋二层小楼。

尉迟兰娜的无心之举在日后却换取了丰厚的回报。她买的二层小楼因为紧挨庭院区,地段最好,日后升值了数倍不止。

新居民区的二层小楼在南安县刮起了一股旋风。在南安县,那怕是最普通的一进宅子,也要四五百两白银,许多普通的南安居民一辈子也难以购置,可这二层小楼价格只有一进宅院的十分之一,努力攒攒钱,一家人也未必买不下来。

一些有家底的平民更是早已凑足银子,买下一栋二层小楼,和家里人搬进去居住,谁都觉得住得十分舒适。和以往自家的那些破旧的砖瓦房没得比。过去住在老城区,砖瓦房一共也就两三间屋子,这都在平民里算阔气的了。可两三间屋子,还要分出去做厨房、饭厅、厕所,怎么能够一家人住?现在这小楼足有二层,除开客厅、厨房、浴室这些,都还有四五个房间,哪里不够住人呢?

最令小楼居民惊喜的是,每栋二层小楼里,厨房、浴室、厕所都连通了下水道,污水只要倒进去,就汇入屋外的阴渠,一路流出城外。也正因为如此,新居民区整洁干净,住起来远比老城区舒适。

听邻居们传来在新区的舒适生活后,许多老城区的普通百姓纷纷意动,不如把自家老房卖了,搬去新居民区?反正县廷府收房子,再破旧的老房,哪怕是茅草屋,卖给县廷府也至少能换七八十两银子,稍好一点的砖瓦房都能换个二百来两。老房若是卖给县廷府,一栋老房,换一座新区的二层小楼,还能剩下许多银两来!百姓们是越想越心动,哎呀,人生短短数十载,还是赶紧搬进新屋享受些好日子吧!

县廷府收来百姓们的房子,也不含糊,一律推倒重建。宣瑾瑜嫌平房占用土地太多,除去少数豪宅,绝大多数宅邸还是建成二层小楼,更能满足百姓居住需求。毕竟从西域、外郡涌入南安县的人们是越来越多,修出来的宅子也不愁卖。

忽得一个秋日,许由匆匆前来王府拜访。

宣瑾瑜一愣,许由整日里在南安大学醉心农术,又忙着教导弟子,许久不来郡王府,突然前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许由带来了一位南安大学的老师,名唤张平。张平擅长天象之术,每日在南安大学研究天象演化,这是头一次见到郡王爷,慌忙施礼。宣瑾瑜摆摆手,让他二人直接说事。

张平是个身材干瘦的中年人,留一把山羊胡,他颤抖着嗓音说:“郡王爷,我这些日子夜观天象,发现就在最近几日,恐怕赤盖将倾,到时世间说不得又要生灵涂炭,兴那刀兵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