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鲁人一直沉默不说话,等他们说完之后,才又说起最开始的话题,“你们真的打算在云州买房,以后就不回鲁国了?”

其他的人就沉默了一下,道:“回去做什么?咱们鲁国那样,谁知道楚国会不会直接打过去,又或者禹国打过去?”

谁也没有再说下去,因为对他们而言,也已经看见了未来。无论谁打过去,他们都是没有家的。

呆在禹国,就呆在禹国吧,鲁国,对他们而言太遥远了。

于是他们可怜了一顿晋国人,赫然发现,他们其实跟晋国人一样。

都没有家了。

鲁国打了那么多次仗,早就已经将家园都打没了。

“这是什么?”郑长隆在跟郑大树往宿城去的时候,看见一对农家夫妇在烧火烤一样东西,那东西郑大树是认得的。

“是老鼠。”那农家夫妇还没有说话,郑大树便说了出来。

郑大树好歹是世家出来的,听见这对农家夫妇竟然在烤老鼠,心中不由泛起一阵恶心。

他们是进来借水的,这对老夫妻也很善良,即便兵慌马乱也愿意让他们进屋稍作休息,给他们打来了井水,道:“家中没有柴火烧热水了,客人将就着喝一喝吧。”

郑长隆就好奇的道:“为何要烧热水?”

老妇人就道:“是前阵子来的禹医说的,说是井里的水不能喝,只有烧开了的才能喝下去。这井里打上来的水啊,里面有什么菌菇?哎呦,说了一大堆,但老妇人我一点都没有记住,只记得说不能喝。但我们哪里能有那么讲究?”

“可我们是没什么讲究,看客人的模样,肯定是读过书的,想来讲究一下,所以只能委屈客人了。”

郑长隆听她说话,倒是说的十分有模有样。问:“你可是在世家大族做过事情?”

那老妇人点头,“做过,我和我家老头子之前都是城主郑家的奴仆,后来有一次,郑将军有了孙子,便放了一些人出来,我们便是那一次出来的。”

郑长隆没想到还有这个渊源在,又想起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当时嫂嫂生了小侄儿,父亲大喜,放了一些奴仆出去,当做是行善。可是,小侄儿如今已经死去了。

老妇人见他喝了水,就将碗收回来,道:“客人。可要吃过了饭再走?”

郑长隆摇头,将身上的一块玉佩留下来给两人,道:“多谢你们的水,我们就不停留了。”

老妇人坚决不要,“不过是一碗水罢了,怎么敢得到客人这么好的玉佩。”

郑长隆便道:“你们不拿,我这心里就不安心,虽是一碗水,却也是心意。”

他将玉佩王老夫人怀里一塞,便大步的往前面走去。

那老妇人就垂头退到了一边,倒是那老翁在门外见了郑长隆,想要说几句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只手足无措的在那边烤着死老鼠。

等两人走了,老翁才有些埋怨的对老妇人道:“我说了不让把死老鼠拿出来招待,你偏要拿出来。这再是肉食,是公子那么一个金尊玉贵的人,怎么可能会吃呢?”

老妇人拿着玉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那还要拿什么?拿树皮么?咱们还有树皮么?”

这只死老鼠已经是他们家今天,明天和后天的食物了。

老翁就叹了一口气,道:“哎,没想到四公子还活着。”

接着又发现了老妇人怀里的玉佩,大怒道:“你怎么好收人家的玉佩呢?”

老妇人就哭着道:“我有什么不好收的?当年,主家放了我们出来,我们心存感激,于是这次征兵,咱们家的大儿子去了,也死了。又征兵,二儿子去了,又死了!”

“咱们拿得起这块玉佩。”

另一边,郑大树问郑长隆,“将军,只不过是一碗水罢了,您怎么还真的给他们一块玉佩呀!”

郑长隆却看着远处那座房屋道:“因为他们刚死了两个儿子,都是为了涂山城而死的。”

那屋子里面明显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