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2)

陈皎无法直视。

待那边把信众和义军清理干净后,陈皎一行人才去到汾阳处理后续事宜。

这时候淮安王寄信过来问起闵州的情况,陈皎回信提醒便宜爹把惠州也进行宣传一番,警醒大乘教的危害。

因着州内都对百姓进行过洗脑宣传,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着大乘教的害处,可比朝廷派兵镇压管用多了,人们会自行发起抵触。

现在州内是谈起大乘教就色变,百姓受过其害,几乎是人人喊打。对于出现这种情况,陈皎是满意的,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目前她负责后续治理,徐昭和沈乾敏等人则负责围剿大乘教,兵分两路协作,争取到入秋前能把叛乱彻底平息。

眼见闵州十一郡尽数都被官兵拿下,只剩建塘和荣城还声势浩大。

州府设在荣城内,该地聚集了数千民众,大乘教的首脑乌言秋与钱福坤内部矛盾严峻。

起初他们一拍即合是为利,现在双方发生分歧。钱福坤不满大乘教毫无底线屠杀,他起义本是要控制闵州掌一方权柄,哪曾想完全被大乘教带偏。

义军们跟信众混合在一起,搞得乌烟瘴气。原本是要笼络民心支持他起义,结果现在口碑尽失。而那些要对付官兵的行尸走肉,也变成对义军扬起的屠刀。

之前闵州数次生乱就是大乘教所为,钱福坤不过是他们寄生的宿主罢了,借他的势死灰复燃。而今宿主不想再借肉身,那就只能抽去他的灵魂。

荣城是一项大活儿,义军和大乘教的主力都在那里,为了将其一网打尽,陈皎他们全部整兵汇聚到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据探子来报,城里聚集着信众和义军数千人,若要攻下,极其不易。

崔珏有点想法,说道:“那便挑拨离间,让他们内部产生怀疑,生出矛盾。”

陈皎:“说义军跟我们官兵搅合到一起了?”

崔珏理直气壮道:“眼下我们手里的兵不是越打越多吗,这难道不是勾结?”

陈皎:“……”

众人:“……”

好像很有道理。

于是官兵一茬又一茬去到封闭的城门前喊话,让守城的义军们早日回头是岸。

他们劝说的话语都很刁钻,有说义军受了衙门恩准回去分田地的,有说大乘教把义军当枪使,危机时刻放行尸走肉杀义军,也有说加入惠州兵福利好的,能得粮饷,比种地强多了。

起初守门的义军们还不信,后来喊话的回数多了,有些人开始动摇,质疑自己起义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不,一个叫陶大牛的义军忍不住小声发牢骚,说道:“起初我们从建塘打过来,可不像今日这般人人唾骂。”

他的同乡魏二郎也很郁闷,嘀咕道:“说到底,还不是大乘教的信众太猖狂。”

提及这场起义,他们也是满腹牢骚。最初闵州的百姓无不拥护,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变成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瘟疫。

到底是什么时候变味的呢,谁也说不清。

喊话一日重复一日,没有要停息的意思。起初陈皎他们以为还要僵持许久才有效果,不曾想钱福坤作死,想把大乘教的首脑乌言秋偷偷处理掉,哪曾想被其反杀。

消息被瞒得紧,最后是钱家发现异常,偷偷把信息放出去的,激起了义军们的愤怒。

出事那天晚上大营里的官兵酣睡得正香,忽听巡逻的官兵来报,说城门不知何时大开。

这反而唬得沈乾敏和徐昭不安,一时间所有官兵都被叫醒,准备作战。

裴长秀直觉认为有诈,定是那些义军伙同信众诓骗官兵进城关门打狗。

陈皎也得到消息,睡眼惺忪坐起身,马春道:“真是邪门,听他们说城门就那么大开着,一个鬼影儿都没有!”

这个时节的南方有雾,官兵们个个手持兵器,都不敢贸然进城。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城中有情况,直到他们听见城中传来喊杀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