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律法者,一律不会放过,还请王家好自为之。”
说完这些,徐昭不再逗留,带人离开了。
接二连三的事搞得王家人心惶惶,现在王震凤才苏醒过来,受不得刺激,他们只能把田地的事隐瞒,怕他病情恶化。
徐昭回去复命,同吴应中他们说起王家的反应。
陈皎道:“倒也无妨。”说罢看向吴应中,“明日贴公示告知,王家名下的田地若无人认领,衙门便会收回充公,我看那些人还坐不坐得住。”
吴应中点头,“釜底抽薪,甚妙,挂到他名下的那些人自然会出头来。”
陈皎又看向徐昭:“把出魏县的路口看守紧点,莫要放一只苍蝇出去惊动了外头,我要这出关门打狗万无一失。”
徐昭:“事关成败,我明白。”
不出所料,衙门把王家田地回收的消息放出去后,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先不说王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一些有钱的商户喜欢购置田产,但又不想上三成税,依托王家的关系双方得利。
而今衙门清查起来,胆子小的坐不住了,主要是近来王家风波不断,他们敏锐地嗅到了不同寻常的风向标。
如果是一般的官员下来查办,那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但偏偏是陈九娘。那可是淮安王的亲闺女,能放下来查办,可见其地位。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有骨头软的偷偷试探衙门的口风。
这不,一商户非常精明,竟然让自己的夫人出主意探情形。
那余氏让自己的丫鬟跟马春接触。平时马春在外采买,总有几个熟悉的,丫鬟求到她那里,叫马春哭笑不得。
布袋里沉甸甸的钱银可够她半年的工钱了,她不敢私受,拿到陈皎那里上交,说道:“奴婢真是长出息了,竟然也会有人来贿赂。”
当即把前因后果细说一番,陈皎笑道:“人家既然来走你的门路,便证明你马春有用,自个儿收着罢。”
马春忙道:“不敢不敢,这钱银来得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