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说出这番话来?

面色登时拉了下来。

他寒声道:“谢少师之能姜某虽然不及,可有句话却要告诫少师!我家宁丫头名声虽然不好,可心性不坏。谢少师误己便罢,切莫误人。倘若两情相悦老夫睁只眼闭只眼便罢了,可少师乃是宁丫头的先生,如此轻薄,岂不是蔑视祖宗礼法,枉顾伦理纲常?!”

这番话说到末时,声音都因怒意抬高了些许。

远远正忙碌的翰林院其他人都忍不住朝这边看了过来,显然是把“伦理纲常”四个字听了个清楚,面上都忍不住挂出了几分好奇之色。

显然在想:这两位怎么还扯上伦理纲常了?

谢危却是垂眸。

的确,他是宁二的先生。按伦理,先生岂能与学生在一起、有私情?

只不过……

手中那几页答卷被他随手撂回了案头,谢危回视着姜伯游,温温然道:“那又怎样呢?”

第172章 将离

这一日之后, 翰林院里有了传闻,说是户部侍郎姜伯游与太子少师谢危因为一份会试答卷争吵起来,好像事涉什么伦理纲常。那位素性与人为善的姜侍郎, 几乎是铁青着脸, 甚至颇为不忿地朝着谢危冷笑了两声,只说什么“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拂袖而去。

没人想到别的地方去。

毕竟谢少师这样朗月清风、品性端良的人, 怎么可能和什么“伦理纲常”扯得上关系呢?

却说姜伯游与谢危一番交谈不欢而散后,心里便埋下了一团阴云,隐约觉得自家女儿竟被这么个位高权重的人看中, 绝不是一件好事。且谢危在事前与事后的面目变化之快, 简直令他怀疑此人和自己以往认识的谢居安是不是同一个人。

考虑再三,当天回来他便找了姜雪宁说话。

姜雪宁下午醒悟过来后, 已经开始吩咐丫鬟重新清点自己现有的东西,又复信给尤芳吟,打算这个月便启程前往蜀中。姜伯游使人来请她, 倒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