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到这个地步,郦嗣音就取消了田税,也取消了很多手工业征物杂税,统一纳钱币,官设粮行,储粮贩粮,调控粮价。

国库富足,郦嗣音就开始了她的西出北进之路。

她已经受够了西、北边境,时时有敌骚扰的状态,这次他们不主动来,她也要主动去!

麻三姑平定南方叛乱后,郦嗣音就任命她为西境节度使,帮她平西。

屠四娘和乌阔真,合力北伐!

大毓的军队,不再采用以往的征兵制,而是采用募兵制,也不再分田励战,而是以爵禄励战,爵禄可以世袭三世,三世后依代降等。

军队是唯一不对男子有限制的行业,当然这么说也不对,除了巫山神女明令只有女人可以从事的巫道行业,其它行业,包括科举,都不限制男人参加。

但官府出的那个育子假,太恐怖了。

以前男人虽也有三年的丁忧之期,但大家都有,幸运点自己也可能赶不上。

但现在不管是妻子、母亲、姐妹哪个生孩子,自己都有可能被叫回家带孩子,三年叠三年,半辈子就蹉跎过去了。

如果想逃育子假,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封建社会的不孝可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种罪名。

于是哪怕没有强制规定,男人的身影也在各行各业减少,只能回家带孩子。

总有心有不甘的男人想出头,参军是唯一一个可以用报效祖国为理由,不服育子役的职业。

但国家很重视人口,长期骑马,会伤害男人的生殖部位,不利于国家延续。

为了保证男丁献子质量,三十岁以下的年轻男子不得参军,等三十岁后,没有生育价值,净过身后才可以去。

女人满二十就能去,战争是女人的浪漫,每个女人都想跟随陛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搏一个万户侯回来,光宗耀祖!

关于阶级的斗争是用真刀真枪拼赢的,关于女男的斗争,反而没使什么力气。

女人本来就喜欢结群生活,当发现女男同授田,人口密集的地方,女人授的更多,女婴都会授,那民间自然想生养女儿。

头脑再顽固的人,也不乐意贯彻旧有的婚姻制了。

甚至她们有点怀疑,旧有的婚姻制是怎么诞生的,全家花那么大价钱,扶持一个不会下蛋的公鸡,拼尽全力买个别人家女儿,假装蛋是男儿下的,然后把真正能生育的女儿赶去别家。

太离谱了吧,为了扶持一个毫无用处的赔钱货,兜那么大圈,只是为了得到女儿独立生育一样的结果,还牺牲了自己宝贵的亲女儿!

本来就是建立在剥削制度上,悖逆常理的制度。

只要将女人头顶上的剥削制移去,女人会立即意识到谁才是那个赔钱货,自己怎么白白被骂了几千年。

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如何被男人剥削,每个女人心里都会产生一种恨,自然很难对男人产生什么好心情,哪怕是男儿也是。

但男儿毕竟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出生就掐死,物质充足的情况下,百姓一般不会那么干。

可是男儿占了她们女儿的出生位,也别想有什么好脸子看,家中任何资源,都以女儿为先。

全生男儿的家族,花再大价钱,也没有女人愿意入赘,除非愿意改成自己的姓。

姐妹多的家族,更倾向于一起住,四合院的民居形式,很得百姓喜欢。

多修房间,母亲姐妹一起住,老母亲住主屋,三姐妹一人一间房,可以一起生活,一起经营一些个体户营生。

到了需要生孩子的时候,若是有三姐妹,一人生一个,就多了三个人,传代也好传代,总不可能那么不走运,三姐妹生的都是男儿。

只要有一个女儿,她们的家族就可以传下去,另两个男儿照顾家里。

母系家族都是血缘之亲,很排外,一般懒得接受外来男儿,到了年纪,成女会花钱购子。

巫女教对女子生育要求极严,推崇巫女教的官府,自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