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是贺年卡。”我高兴极了:“我喜欢贺年卡,还有吗?”爸爸搂着我说:“贺年卡没有了,但还有圣诞卡啊。”“圣诞卡?那是什么东西?”我好奇的问。爸爸说:“圣诞卡就是圣诞节的时候人们相互赠送的卡片,以后过圣诞节我也送你一张吧。”

于是我天天盼着过圣诞节,我觉得圣诞卡一定比贺年卡更漂亮更好。到十二月的时候,天气转凉。有一天下午,爸爸兴高采烈的拿回家一张卡片:“吴凯,你看这是什么?”我一看,圣诞卡!我高兴极了。这张圣诞卡是红白色的,白色的是雪堆和雪房子,雪橇,红色的是圣诞老人的衣服和帽子。我可喜欢这张圣诞卡了,爱如珍宝。爸爸忽然说:“这样,我们通过邮寄把这张卡片寄给龙泉驿的外婆和爷爷你说好吗?”

我舍不得圣诞卡,但听说可以把圣诞卡寄给外婆和爷爷又高兴起来。我连忙点头:“好啊,好啊,我们寄圣诞卡咯。”写信封,写祝福语,贴邮票,一番操作下,一封内含圣诞祝福的信写好了。我和爸爸又兴冲冲赶到家附近的邮电局把信投进了邮筒。回来的路上,我忽然有点后悔。就这样,我好不容易得到的圣诞卡就没有了!可转念一想,以后我可以去龙泉驿看外婆爷爷的时候找到这张卡啊,这么一想我又得意起来。

事实上第二年我真的在龙泉驿外婆和爷爷家看到了这张圣诞卡,它安静的躺在抽屉的最上面,好像一个处子。贺卡外面的信封上印着邮戳,一看就知道是通过邮政寄过来的。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寄信,而且非常成功。通过这一次成功的祝福邮递,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西方圣诞节的魅力。我问爸爸:“为什么叫圣诞节?”爸爸说:“因为是纪念耶稣基督的节日。”“耶稣基督是谁?”我继续追问。爸爸也有点语塞,爸爸说:“耶稣基督是西方洋人的神。”这一下我不追问了,爸爸已经说到洋人了,这是我和爸爸谈话范围之外的话题。爸爸和我一样都是土鳖,我们俩一辈子都没接触过洋人。

到读小学,很奇怪,我们小学不兴送贺年卡,但兴过圣诞节的时候同学之间相互送圣诞卡。这可能是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小学生在放寒假,所以不方便送贺卡,但十二月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可都在学校里面共处一室呢。那么,就相互送圣诞卡吧!送圣诞卡的时候,小学生往往会绞尽脑汁写一些新奇的话语来送给自己要好的同学。比如,有的会写:小心打翻!还有的会写:尽情哭笑!总之什么奇奇怪怪的话都有。

那一年,我看同学们都在互赠圣诞卡,我也坐不住了。我也用零花钱在家附近的小百货商店买了几张圣诞卡,因为零花钱有限,再加上我抠门,所以就买了几张。我反复盘算着这几张圣诞卡应该怎么分配,好朋友闻肯定要送一张啊,他和我那么好。还有女同学成也得送一张,她是我的玩伴加邻居,我下课后还常常去她家拼积木玩呢。就这样反复算了几回,总算把这几张卡片的分配问题算清楚了。

哪知道等我拿着圣诞卡到了小学校,结果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一大群小学生围着我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吴凯,你把这张送我吧!”有的又说:“吴凯,我们这么好,你不送我一张简直对不起我们的友情。”还有的说:“吴凯,你不送我是吧?我给你一拳头。”结果最后我的卡片被三下五除二抢光了。我看着空空如也的书包,一声哀叹:“计划赶不上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小学阶段过圣诞节的最高潮是二年级的那个冬天。那个冬天,学校白主任忽然宣布:“十二月二十日我们举办圣诞篝火假面舞会,同学们都要带一个面具来哦。”听听!圣诞篝火假面舞会!我是在香港吗?可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陆成都!这足可见我们小学是多么的新潮,多么的跟得上时代。我兴冲冲拉着妈妈去染坊街买面具,到了染坊街,发现来买面具的远不止我一个,还有很多我们小学的同校学生。最后我挑中一个长耳朵兔子面具,妈妈付了钱,我戴着面具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到十二月二十号,吃过晚饭,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送我到小学校。我看见路旁有一个小学生不知道是没有买到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