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杨,杨女士四十岁,身体无痛无伤口,但每一次只要站立,便会头晕摔倒。为此她跑过全国数十家医院,做了无数次检查,盾过数十个专家,均没有查出病因,只能瘫痪在床六年之久。

本意是趁着师生参考校园的时间,实验室的学生帮忙先给患者做一下相关的检查。对方却有备而来,患者将六年来,上百次的检查报告全部带来了。

十几名医学生,五六名教授,对着一堆的检查报告,怔愣了半刻。

开始分析病情,最后分析出了十五种病因!

具体是哪一种,众人一改之前的自信,陷入了沉默。

提出要比赛的查尔斯,眉头更是皱得能夹死苍蝇。

这个病,直接把科瑞恩难住了,他们想诊出真正的病因,几乎不可能。

实验室里最悠闲的人是谁?

凌子游。

他就坐在患者的临时病床边,玩手机。

查尔斯看得牙痒痒,想挑战他,打击他,但对方就是大一的新生,他没办法打击呀。

只能打击其他人了!

查尔斯最先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特发性自主神经机能障碍。此观点符合各项数据的证状,想要证实必须对患者用药。

在场的学生都没有行师执业证,药开了,却不能真给病患用药。

真要治疗,必须上医院。

但患者却央求着直接用药,写了出事不用负责的协议文件。

可能是六年的治疗,让他们耗尽了信心,内心已放弃,有了死马当活马医的打算。

“我们圣亚给出的初步诊断就是,特发性自主神经机能障碍。如果没人有其他意见,我们就试着协助医院,给患者用药了。”

查尔斯站在PPT面前,指着一大堆的报告,扫视诺海大学的几名拨尖的学生,自信十足道。

诺海大学明显输于圣亚学院一大截,几人均是皱着眉头,不停的翻阅资料。

几十名专家都没搞清楚的事,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搞明白。

“你们的诊断是什么?我们不介意你们跟我们一样的诊断。”查尔斯笑眯眯道。

一样的诊断,不代表一样的水平,而是说明他们只能跟风。

“我个人觉得是颅内低压的症状.....”

187 出事了,子游救人

提出不同意见的是诺海的一位学长,苏易。只不过说话的气势明显不足。特别是被圣亚学院学生眼神似讽非讽的扫视后,声音更小,更没自信了。

一时间,苏易尴尬的翻动着资料。

角落的凌子游眉心一挑,“我个人也觉得苏易学长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凌子游的声音一出,查尔斯讥笑出声。

“你觉得?凌子游你看得懂这些报告吗?”

上百项检查报告数据,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专业用语。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肯定是看不懂的。

看不懂,有什么资格发言?

凌子游幽幽的看了一眼圣亚的几人,为自己此刻的身份小小迟疑了一下。

他是翻译,但也是医学生有发表言论的自由。

“苏易学长,你分析判断依据是什么?你说我来翻译。”

“嗯....”苏易紧张的翻着手中的资料,对于自己的判断并不自信。

“之前,我看过类似的案例。病人在站立走动时,头部会疼痛,眩晕,和颅内低压的症状吻合。嗯....我觉得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嗯,有没有可能是六年前,她生二胎时,因为分娩时颅内....."

苏易的分析磕磕巴巴,别说圣亚的学生就连一起的同学,都开始不自信。

凌子游脚步晃了过去,扫了一眼苏学长的总结,开始翻译。

“苏易同学的初步诊断是颅内低压。这位患者是在六年前分娩后,才出现无法长时间站立,头晕,四脚无力的症状。医史上记录,患者分娩时出现了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