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笙没有问是谁,唇角极淡极轻地勾了一下。
随后便径直上了马车。
马车驶出巷口,向城西行去,马蹄声踏得极稳,不快不慢。
一炷香后,车停在一处酒楼前。
黎笙揭帘下车,抬头望了眼酒楼匾额。
聚福楼。
“吱”
屋门被缓缓推开,黎笙走了进去。
室内陈设雅静,她一眼便看见立于窗前的那个背影。
“谢公子。”黎笙唤了一声。
那人闻声转身,果然是谢景。
他束发低冠,面容沉静冷淡。
“你倒是能认出。”
黎笙笑了下,眼睛亮晶晶的,“公子是贵人,自然不敢忘。”
谢景没接话,反倒走回桌边,斟了杯茶。
坐下,抬眸望她。
“你想干什么,直接说吧。”
黎笙站定,微偏着头,“不知道公子在说什么。”
谢景低头抿了口茶,“你今日送礼,送得很巧。就在宴席刚散之后,我们一家人聚在一处时,送进了这样一份贵重又奇特的礼物。”
“他们自然会想知道是谁送的,你可以顺理成章地进来。”
“你算的时间很准,也很聪明。”
黎笙本还带着笑意的脸色,微微白了几分。
她嘴唇动了动,低声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谢景看着她,忽而笑了。
“你这般做……”他语声极轻,“是为了你的族人吧。”
黎笙瞳孔微缩,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些。
“你,你知道了?”
“稍微查一下就知道。”
他语气不疾不徐,“乌黎族这几年衰败的厉害,你们邻部纳苍族正在迅速崛起,兼并三寨已是既定之事。”
“而乌黎内部在不久前爆发内乱,虽被压下,但余波未平。”
“就在内乱结束后不久,朝廷便收到乌黎遣女入京的奏折。”
他轻轻一顿,“你进京,是为了求援。”
“所以你找上我,想让我帮忙,我没说错吧。”
黎笙脊背瞬间一凉。
她没想到谢景会这么直接地说出来,一点余地都不留。
黎笙是有些小聪明,但到底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一时间也慌了神。
胸口发紧,耳边的风也冷了几分。
她下意识掐了一把自己的掌心,指甲几乎陷入肉里,才终于稳住了呼吸。
黎笙垂在身侧的手指慢慢松开,掌心已有淡淡血痕。
她抬头,再次看向谢景。
“你说得没错,我来京,确实是为了乌黎。”
“我们守了那片山林两百年,可现在,我们连活下去的资格都快没了。”
谢景神情未动,眉眼沉静如水。
黎笙声音轻下来,“我知道你在朝中说话有分量,你能帮我。”
“但若你愿意开这个口,助我们一程。乌黎愿与朝廷缔结正约,设驿通贡,年年供奉山珍药材。”
“若有兵事,乌黎兵可出林迎敌,为朝廷稳住西南边界,不求军饷,从此不再闭寨自守。”
谢景安静听完,随后看了她一眼,目光冷淡。
“不帮。”
他说得果断,没有丝毫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