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大公子进宫,去皇上面前揭露龚家恶行,给您讨了个说法,银钱是给您的补偿。”
大公子没有吩咐旁的,来福自由发挥,“原本要来三千两,拿出其中五百两,给了小公子。”
明明谢晗是亲弟,又受了伤,可见分配不均。
来福仔细剖析,神色动容。
这么多年,来福跟在谢昀身边跑腿,从未见过他对女子的事上心。
就算得知定亲,也是淡淡的。
“大公子不善言辞,却是顶好的人,把您放在心中。大公子平日里忙于公务,若不能及时回府,烦劳您多多去刑部衙门走动。”
女追男,隔层纱。
京城的贵女们听说谢昀曾经剖尸,吓得面色发白,退避三舍。
来福从心里,不希望大少夫人那般。
近水楼台,多多接触才有情分。
说不定就如话本写的那般,成为津津乐道的旷世奇缘。
有银票作为依托,姜霜霜心花怒放,说得真心实意:“我在后宅里安稳度日,全靠夫君在外奔波,夫君才是真辛苦。”
昨日谢府派下人去龚家商谈,龚家那边极为强硬。
姜霜霜以为她要银子,少不得费一番力气。
没想到,谢昀悄无声息把事办了,并且还没有邀功。
这天下,上哪找这么好的人去!
礼尚往来,姜霜霜心中有数。
正好谢昀的贴身小厮在眼前,姜霜霜吩咐巧凝备上笔墨纸砚,问道:“来福,你跟在夫君身边的时间长,可知他的喜好?”
来福对答如流:“大公子不喜甜腻,大多吃咸口的点心,喝浓茶提神,晚膳要吃清淡些。”
姜霜霜事无巨细做了记录,洋洋洒洒写了几大篇。
整体看下来,谢昀作息规律,犹如老干部。
送走来福,冯婆子叫了早膳。
姜霜霜没有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边吃边问:“娘还没有起身?”
嫁入谢家有几日了,做儿媳的还没见过婆婆。
“老奴打听过了,府上下人都说夫人不喜见人,时常熬夜,在白日里补眠。”
为怕造成误会,一大早书亦来送过消息,告知不必请安。
这下,姜霜霜更好奇了。
她这个婆婆不早起,不露面,更不会争权夺利,府中琐事,皆交由下人代管。
秦氏活得相当自我,绝不是如姜大夫人李氏那般工于心计的当家主母。
“冯嬷嬷,看来流言做不得数,娘这么好,哪里阴恻恻了?”
从嫁进门开始,秦氏就没有要求任何。
不见她,不刁难,姜霜霜很快适应了。
出钱出力,又如此有边界感的婆婆,怕是在现代,也很少见!
冯婆子迟疑了半晌,这才问道:“大少夫人,难道您不会对夫人心中有怨怼吗?”
不见,不需要儿媳服侍,说明并不想与之亲密。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不为人所理解。
“我为何要对娘亲怨怼?”
姜霜霜睁大眼睛,“难道非要她用我跑前跑后服侍,才证明看重我?”
上辈子猝死,这辈子还想不开当牛马?
混迹在谢府,无人打扰,日子过得更舒心。
这才几日,姜霜霜只感觉宾至如归,她对当下情况非常满意。
冯婆子垂下头细细琢磨,大少夫人说的不无道理。
总之,秦氏的性子怪异,对于姜霜霜来说歪打正着了。
思及此,冯婆子忍不住吹捧一句:“大少夫人,老奴早就看出来了,您与大公子是天定的缘分!”
姜霜霜:“……”
倒也不必如此,冯婆子用力过猛了。
用过早膳,前院的婆子来回禀:“大少夫人,小公子受伤却不肯喝药,奴婢怎么劝都不听。”
“巧凝,你去拎几包咱们在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