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1 / 2)

是她想得过于美好了。

番薯原产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要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三样高产食物才会从美洲传入欧洲,又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东亚。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番薯、玉米和土豆,都还在美洲,就算翻遍了亚欧大陆也找不到。

她以为会有奇迹发生,结果没有。

而且,此时的玉米,还没进化到后世的高产,找到也得培育。

张祯很快振作起来,令人收拾种子装车,她要亲自送到皇庄。

正要回去换衣,眼神忽然凝住。

“周羽,你拿着什么?”

“......花。”

周羽不明所以,将手里这朵白色的小绒花递给张祯。

张祯接过来,扯下花朵捏了捏,手感很熟悉,久违的熟悉。

没错,这就是棉花!

找不到番薯、玉米和土豆,找到棉花也很好。

急道,“你从哪儿拿的?”

周羽从一堆麻袋里找出个小的,“这儿!”

张祯看去,发现是一袋黑褐色的种子,她刚才见过,却不知道这是棉花种,还以为也是瓜种。

周羽谨慎道,“女君,我不该把花拿出来么?”

方才这袋种子歪倒了,她拎起来放正,从种子里发现了这朵小绒花,见其柔软可爱,便随意拿在手里把玩。

张祯拍拍她的肩膀,笑道,“该,拿得好!你不拿出来,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呢!”

定是采摘种子的人不小心,才将花也留下。

花妮追问,“这是什么?”

张祯:“棉花,好东西,能做厚衣裳的好东西!”

叫人取来笔墨和一块小木牌,现场写了标签拴上,免得跟别的不知名种子弄混。

她记得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很早就传入华夏。

这个早有多早呢?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有学者认为,最迟是南北朝时期,很可能秦汉时就有。

只是没有传入内地,多在边疆种植。

要到宋末元初,才会在内地大量推广。

换言之,西征军找到棉花,在情理之中。

但张祯还是很激动。

一袋不起眼的黑褐色果实,都可以是棉花种。

其它的呢,又会是什么?

也许是她未曾见过,却极其珍贵的种子!

小心翼翼移交到皇庄,交给氾先、卫成、张五郎等人。

张五郎虽当上了农学博士,没课的时候,还是回皇庄帮忙。

氾先对这些陌生的种子也很重视,看天时还不晚,令人建起几片实验田,每样都种了一些。

几人都知道,只要有一样高产、饱腹,就有百姓因其免于饥饿。

他们今日也就没有白费功夫。

哪怕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也能为大汉百姓多添一种食物,或一样用具。

张祯特意介绍了棉花种,让他们多多照管。

几人想象不出花朵怎么做衣裳,但还是满口答应。

九月上、中旬,秋高气爽,庄稼成熟,关中各县陆续开始收割。

金黄的麦浪,沉甸甸的稻谷,是此间最美的风景。

张祯也到皇庄,亲手割了两捆稻谷,心里满足得很,感觉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再想割就不行了,所有人都怕她不慎伤到手。

如今的她,是真正的万金之躯。

在众人眼里比小皇帝金贵多了。

她也不让大家为难,站到一旁围观。

没几日,皇庄收割完毕,张五郎让人统计来数据。

稻谷,普通田里种植的是徐州三号,亩产三百四十五斤,比去年少一斤,但上下十斤,都是正常范围,并不能因此认为减产了,应认为稳定。

麦子,普通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