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脸菜色,眉头皱成一团,“姑姑,好难吃!”
“姑姑不难吃,是菜难吃!”
顾倾沅一脸笑呵呵,善解人意的给他夹起一筷子野葱炒蛋,“不爱吃就不吃,我们能解决。”
少一个人吃她就能多吃点,多好吃的菜啊,大昌跟它没缘喽!
顾大昌夹起一块鸡蛋放进嘴里,脸色这才好看点。
一顿午饭吃完,姑侄六人睡了会午觉,顾倾沅起来后就得继续弄山银花了。
山银花已经浸泡好,她将山银花捞出沥水,铺在竹筛上,未免发霉腐烂,只需在竹筛上铺薄薄一层就好。
山银花铺满三个竹筛,这东西得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顾倾沅看一眼天气,把三个竹筛放在屋檐下。
通风晒干的时候得每天翻动几次,确保均匀晒干才行。
等到三至五日,花朵一捏即碎就成了。
这样晒出来的山银花既干净、干燥,还能保持它的药效和香气。
下午无事,顾倾沅便准备领着顾大成他们去捡柴火。
家里如今柴火虽不缺,但无事的时候捡些回来,避免雨季的时候没办法上山,柴火又没了的尴尬情况。
姑侄六人来到院子后面的山林里,捡的柴火除去引火柴、小枯枝等,一些倒在地上的大树枯枝还有好引火的树柴也没放过。
李大婶来老屋时,见屋门紧锁,她开口叫道:“沅丫头、沅丫头?”
这大下午的,姑侄六人是去哪儿忙了呢?
后边树林,姑侄六人离家并不远。
顾大成听到声音抬起头来,对顾倾沅道:“姑姑,我好像听到了婶婆的声音。”
“是嘞,我也听见了。”
顾倾沅叮嘱五个孩子,“你们别乱跑,姑姑去去就来。”
这儿是前山,寻常来说没什么野兽出没,五个孩子不乱跑也没事。
顾大成兄妹五人自是应下,顾倾沅脚步匆匆回了家。
一到院门口,她便看见李大婶挎着个篮子站在那儿左顾右盼。
“婶子,你怎的来了?”
“家里母鸡下了蛋,我捡了几日,给你们送点蛋上来。”
李大婶拍拍篮子,“不多,你收下。”
她清楚小鸡长大到下蛋要多久,如今老屋这儿没什么菜吃,她送点蛋上来让沅丫头姑侄六人添个菜。
“这哪好意思呢!”
顾倾沅笑着把篮子收下,用钥匙打开院门领着李大婶进院子。
李大婶在屋檐下头凳子坐下,叮嘱顾倾沅:“沅丫头,你先去把蛋放好,我待会跟你说个事。”
“成!”
顾倾沅应话,进灶房把鸡蛋放下,又拿着篮子回到堂屋外头。
她把篮子给李大婶,进堂屋给李大婶倒了杯水喝。
“沅丫头,我听上回你说想要种谷子?”
李大婶接过水喝了一杯,和顾倾沅说起正事。
“是这样想过呢!”顾倾沅无奈道,“可惜我们家里没有水田,种不了稻谷。”
桃源村这边属于南方,种的主食也不是麦子而是水稻。
要是有田种稻谷,她也不种多,只想着交过赋税后能保住姑侄六人的口粮就行。
“村里头若按每户来分,田确实没有了。”李大婶说起村里情况,又道:“不过你赵大娘却想卖上五亩田。”
卖田?
顾倾沅一愣,“赵大娘为什么想要卖田呀?”
有田能种稻谷就能有收成,赵大娘怎会突然想要卖田呢?
“嗐,还不是家里人少的原因。”
李大婶说起赵大娘要卖田的原因,“赵家有十来亩田,你赵大娘腿脚不利索种不动,小烨一个孩子又顾不上那么多田地,所以你赵大娘就想卖田。”
她上回听沅丫头说过一嘴想要种田的事儿,今个儿上午听说赵大嫂想要卖田后,下午就赶紧来找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