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柳家一大家子就在省城齐聚了。
为什么说一大家子都在呢?
这事儿还得从?八零年说起,柳晶读大一后?,柳诚夫妻俩没了要照顾儿女的负担,家里又没有小娃子,只有柳德正这个老爷子。
柳德正年纪大了,早在前?些年的时候,村支书这职务他便卸了下来。
孩子们一走,家里就只剩下柳诚夫妻俩守着老爷子过,那日子怎么说呢,怪没意思?的。
刚好?,八零年二月的时候,柳桃从?县里的公安局调到了省城总队。
妹妹和闺女都在省城,儿子以后?说不定也要来,柳诚夫妻俩带着柳德正一合计,他们也去!
柳焱对这决定举双手双脚支持,他还把这三四年攒的钱汇了一些给自个儿爹妈,柳诚夫妻俩拿着钱带着老爷子买了房做起了小生?意。
四十多岁正是能干的年纪嘛,一点也闲不下来。
同年五月的时候,柳冬萍也来省城跟着一起干了,她把采购站的活给了大儿媳,然后?带着小儿媳在省城干。
柳双翠知道后?给柳冬萍汇了一些钱,做生?意嘛,前?期是要成本的。
柳冬萍起先没要,都是当奶的人了,姐妹俩还跟以前?一样,在电话里你一句我一句地拌着嘴,谁也不让着谁。
柳双翠说这算投资,柳冬萍这才?收下,她带着小儿媳和大侄儿夫妻俩把小生?意搞得风风火火的。
一年多过去,小摊子变成了大铺子,采购站的活柳冬萍也让大儿媳转让出去了,多一个人后?又多挣了点钱,一个个都干劲十足的。
不出意外的话,柳家以后?就算是定居在省城了。
这当然是大好?事,社会在发展,人也要往高?处走嘛,大队和公社怎么着都是比不上省城的。
穆家这边,穆麦和穆苗赶上教育改革,高?中读了三年,姐妹俩是八一年七月份高?考的,两人很争气,都考来了首都。
穆麦考到了聂思?慧就读的理工学校,穆苗去了师范,虽然比姐姐考得差了一点,但?也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