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心思。考虑到决赛需要现场展示,我们向学校申请了一间较大的阶梯教室作为决赛场地,并提前安排同学进行布置。教室里安装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方便选手展示PPT和实物演示;舞台上摆放展示台,周围用富含科技元素的装饰点缀,营造出浓厚的科技氛围;座位进行编号,便于观众和评委有序就座,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同时,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我们还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和精美的荣誉证书。奖品涵盖专业科技书籍、实验器材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产品;荣誉证书则由学校专门定制,印有校徽和大赛名称,设计精美,对于参赛同学来说,这将是一份珍贵的荣誉见证。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每位小组成员都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祁同伟作为大一新生,在很多工作上经验欠缺,像整理参赛作品资料时,起初对各类作品的分类标准把握不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还出现了一些分类错误,但他虚心向学长学姐请教,主动学习各专业知识,逐渐熟练掌握了分类方法,确保了资料整理工作顺利进行。
易学习在协调各方资源时,有时会遇到个别部门沟通不畅的情况,他便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解释说明,阐述大赛的意义和重要性,最终争取到了所有必需的支持。
侯清泉带领的宣传部在制作宣传视频时,遇到了技术难题,原本设想的一些特效效果无法实现,他们只能临时调整方案,重新构思创意,加班加点赶进度,才保证了宣传资料按时发布。
尽管困难重重,但大家齐心协力,都在为大赛的顺利举办全力以赴。看着各项筹备工作逐步就绪,我深知这背后凝聚着所有人的心血与期望,也越发期待大赛正式拉开帷幕的那一刻,相信这场科技创新大赛定能成为校园里的又一亮点活动,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别样光彩。
第4章 提供创新思路
凭借对后世众多科技成果案例的了解,我深知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创意对于当下正筹备科技创新大赛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启发源泉。于是,在大赛宣传期间,我专门开设了系列讲座,旨在将那些新奇又实用的科技创意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同学们打开创新的思路,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力。
讲座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学们报名十分踊跃,每次讲座的教室里都早早地坐满了人,甚至过道上都站满了前来聆听的同学,大家都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期待,渴望从讲座中获取不一样的灵感。
第一次讲座开始时,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讲台,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这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既感慨又满怀期待,感慨的是大家对科技的热情如此高涨,期待的是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真正在同学们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我清了清嗓子,打开精心准备的PPT,开始了今天的分享:“同学们,在科技的世界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每一个看似平常的事物,都可能因为独特的创新思路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创新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让大家在这次科技创新大赛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PPT的首页展示出的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我指着图片说道:“就拿我们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来说吧,它刚出现的时候,功能还非常单一,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人员们不断挖掘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尝试把不同的功能整合到这个小小的设备里。比如,把相机的拍照功能融入进来,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再把电脑的上网、办公功能也加进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处理各种事务、获取海量的信息;还有音乐播放、导航等等功能,一部手机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娱乐、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跨领域融合创新思路呀。”
同学们都听得聚精会神,有的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