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立业的人,当室友的老婆、孩子、对象纷纷来京大探亲,刘林森越发地想念钱双玲了,迫切地想要钱双玲来首都,好让自己不要孤家寡人一个,至于父母兄弟,他得藏得严严实实的,钱双玲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有亲密关系的人。
刘林森添油加醋地将来到首都后,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写进了给钱双玲的信里。
他每周都要花五块钱下一次馆子,买东西一定要去首都百货商店买,连“老莫”他都去了不下十次,就为了吃那里的冰淇淋,为了学习方便,他买了一块好几百块的进口手表,对了,下一个月他还打算添置一辆自行车,因为京大的校园实在是太大了……
要是钱双玲能来多好,他就可以带她全部体验一遍。
厂长夫人给了刘林森一千块钱,有了这笔巨款,刘林森的生活确实是整个班级里过得最富裕的一个。
京大阅览室各个省份的报纸都有,刘林森的事迹他的同学和老师都知道。
可报纸上不仅报道了刘林森的英勇救人的事,连他的家人都个个报道了。
看他一个农家子弟,大手大脚地花钱,有的同学心里颇有微词的,马上远离了刘林森,不跟刘林森深交。
有些好心的同学,劝了劝刘林森,让他花钱悠着点,太张扬了,并且大学可有四年呢!
刘林森面上笑呵呵地答应了,背后却暗唾一口,嫌他们多管闲事。
不过,他是该收敛一点,要不然风评不好。
其实是,刘林森手里的钱都花了过半了,再不节制,他之后三年半该怎么度过?
难道要撒谎写信去跟厂长和厂长夫人借钱。这可是他在京大校园竖起来的一张大旗,同学都以为他是厂长家的半个儿子了。他不可能亲手毁了这段得来不易的关系。
当然刘林森能让周围同学,相信他和厂家一家子关系匪浅,这也得得益于厂长一家时不时给刘林森写信、打电话,还寄东西来给他。
刘林森的信来得越发勤快、密集。在信里次次都要求钱双玲来京大看望自己,这让钱双玲越发得意,觉得自己把刘林森把得牢牢的,刘林森就是她手里的风筝,即使他飞往高高的天空,那根线也在自己手里。
钱双玲也不是没有过,去首都见刘林森的念头,可一想到她爸的黑脸,她就不敢提刘林森一个字了。
哪怕刘林森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乡亲们都说他是好样的,给村子增光了。但她爸还是看不上刘林森,钱双玲也搞不懂为什么,兴许是刘家太穷了,等刘林森念完工农兵大学回来,工作赚了钱,改善了家里的生活,她爸说不定就改口了。
刘林森在信上描绘的首都的点点滴滴,钱双玲爱不释手,将信看了又看,这就是她以后要过上的美好生活。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涌起阵阵激动,恨不得四年马上过去。她觉得自己将宝押对了。
刘林森何止是有潜力呀,简直是非常有潜力,他这是一飞冲天了。
她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变成城里人,要不然岂不是白读那么多的书,长那么多的见识了。
好在,刘林森喜欢她,她也喜欢刘林森,而刘林森恰好是个潜力股,能给她远设想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