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天都与梁叔在一起,看梁叔天天打鸡血地查看进账单,还放下恩怨,天天找陈德胜谈话,风雨无阻,他们多半也能猜测到合作社应该是没少赚钱。
所以,今日再听余妙音说的发大红包,大家都是斗志高扬!
“要是有大红包,我攒个几年就买一台缝纫机!”
“你们可太敢想了,我只想要一台收音机。”
村领导们为了表示支持梁叔,都咬牙拿出了五百块钱入股了合作社。
要是今年头一年就能分个二十,那接下来一定会越办越好,说不定三年他们就能分个一百多块也说不定!
梁叔也笑着道:“说来还是多亏了陈德胜,他到处宣扬咱们合作社。他家上梁的时候,还请了不少亲戚朋友来观礼。陈家的亲戚多,还有不少是城里的,城里人都对咱们合作社造的房子格外感兴趣,有不少表示等陈德胜家完工后再来看看实地。”
其他村领导也都插话道:“说起陈德胜家上梁,那日动静可大了。陈德胜家抛了不少馒头和糖果。”
合浦镇的风俗就是上梁的时候会抛馒头,分喜糖。
馒头都是实心的,馒头里面没有馅,也不是纯白面,夹杂了不少玉米面。
但是好歹也是吃食啊,所以谁家要上梁,村子里的都会赶来抢馒头。
说是抢,也就是主人家在往院子里扔,其他人在地上捡,谁手快谁运气好谁家来的人多,就捡得多。
陈德胜自觉得造房子上捡了一个大便宜,所以上梁那日格外大方,抛的馒头有不少还是白面的。
也正因为这事儿,十里八乡都在宣扬,陈家村的陈德胜家哇哇有钱,大瓦房上梁还抛白面馒头,那白面馒头不要钱似的往地上抛。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家村合作社的名声也随着这事儿传了出去。
附近村子的不少人都跑来参观了陈德胜家的新房子。
鲁队长他们的施工队可是专业的,就连服装都是统一的,那专业的动作可是将来参观的村民们看得一愣一愣。这可比他们乡下的兼职造房子的野鸡队伍好多了。
再加上合作社的家属们自发宣传报价,附近村的不少村民当即就来村办询。
“就这样,我们第二批又签了二十来户!面积都不算特别大,但是好歹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相信等第二批的外村的房子都交付了,到时候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订单!
而且还有两家是镇上寻过来的!我已经跟鲁队长他们商量过了,优先把镇上的房子先给造了,这样子也能在镇上打开市场。”
余妙音赞赏地竖起了大拇指,“很好,我很开心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找到了提高我们合作社业绩的办法!大家再接再厉,所有我们的付出,相信年底都会给大家一个丰厚的回报!”
从村办出来,余妙音经过了陈家老宅。
陈父质问陈良宵的声音从墙内传出来:“你废了这么大的功夫去读书,咋还去做个销售员?”
陈良宵不耐烦地道:“你懂什么?我卖房子能赚你一年的钱!而且我也没耽误读书,曼曼在学校里帮我上课,她放学就把学校里的老师上课的知识教给我,我成绩还比入学的时候提高了好几十分呢。”
陈父一听没耽误学习,语气也软了软:“曼曼一个女人,能听得懂老师说的东西?会不会耽误你?”
“曼曼原本就是高中生,怎么会听不懂老师教的东西?爸你少瞧不起人,曼曼上次考试考得可好了,老师说她要是早点来说不定早就是大学生了!”
陈父:“她一个丫头片子这么厉害?比你都厉害?”
陈良宵:“那当然是我更厉害一点!只是我是一个男人,还得肩负起养家的责任。要不然曼曼肚子里的孩子出生,我去读大学了那不是坐吃山空吗?”
陈父:“那也该让曼曼去赚钱,你去学校读书啊。”
陈良宵:“她肚子里还有我的儿子,要是天天在外面跑出事了,我们陈家可就绝户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