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卿如芒刺背,他总觉着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承元帝看向他,宗正卿如弹簧瞬间蹦起:“圣,圣上,您有何吩咐。”

“叔伯负责皇室宗亲,如今十六和盛哥儿互相愿意,还请叔伯全了他们这段父子情谊。”承元帝一口气说完,再也忍不住咳出声,众人面色大变,纷纷围住他,或为他顺气,或传御医。

那声响如惊雷,连贯不绝,仿佛要连心肝脾肺都一道咳出来,直到一抹猩红刺激所有人的眼睛。

“皇…儿……?”太后颤声,险些昏过去。

奉御匆匆而来,为天子施针,一刻钟后,承元帝恢复些神智,他喃喃念叨着“过继”。

众人不敢再劝,宗正寺短短一日就将此事办妥,昭示朝野。

同一时间,一封问责诏书送往桐州,命桐王即日进京。

宗正寺将事情办妥,宗正卿向承元帝汇报,承元帝舒了一口气,闭上眼,整个人都累到极点了一般,宗正卿默默退下。

良久,承元帝挣扎起身。

洪德忠忙搀扶:“圣上,您需要什么,奴婢来做就是。”

承元帝笑了一下:“这件事你做不

了,替朕墨磨。”

八月的天气最燥,紫宸宫的里间却清凉,阳光正好,承元帝以拳抵唇,压住咳嗽,提笔书写。

洪德忠在一旁双目大睁,惊讶几乎溢出。

那封圣旨不是旁的,而是立太子书。

次日早朝,百官静立,洪德忠手持圣旨高声唱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十六子顾珩博厚宽仁,秉性纯良,深得朕心,必承大统,即日起册封皇十六子为储君,钦此。”

满殿皆静,洪德忠温声道:“十六殿下,还愣着作甚,接旨啊。”

十六皇子如梦初醒,他出列,跪在殿中:“儿臣珩有感圣恩,叩谢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十六皇子起身,群臣也回过神来,齐齐恭贺:“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承元帝看着殿内道贺场面,心情复杂,但眼下已是最好的安排。不过数年,皇位又会回到琅哥儿的后人手中。

思及此,承元帝心中强撑着的一口气散了。

帝殡天,举国哀。

那日是八月十五,正好是团圆日。

第107章 各有谋划(一)

夜似墨云, 笼罩山林,一片漆黑中,唯有窸窣之声,随即明亮的火把驱散黑暗, 犬吠与厉喝交织不绝。

“快!他们在那儿!”

传诏天使惊道, “颂小哥, 他们追来了,这可怎么办?”

郑内侍怎么也没想着桐王胆大至此,不但抗旨不遵,还敢杀害他。

幸好关君等人助他逃离, 待他回京, 一定要将桐王的恶行禀明圣上, 昭告天下。

陈颂也有些慌, 看向关尚和吴二郎, 关尚眉头紧锁, 却听吴二郎斩钉截铁:“东行二里,径直北上。”

关尚半信半疑,陈颂道:“相信吴叔, 他走过一遍的路,绝不会忘。”

这是他们入桐州的山林, 陈颂早忘了来时路。但他相信吴二郎。

关尚道:“猎犬怎么办?”

“脱外衣。”吴二郎将外衣塞了石头反方向扔远, 随后喷药剂。

脚步声逼近, 几人匆匆离去, 留下一道简短的人影。

追兵要跟,猎犬却向另一个方向狂吠,追兵当机立断,兵分几路追击。

陈颂听着身后逼近的声音, 心如擂鼓,一时脚下不察,摔向旁侧。

这个时候摔倒了,当真九死一生。

危机时刻,一只大手牢牢扯住他的胳膊,隔着薄薄的布料,手心的热度传来,吴二郎低声道:“仔细些。”

陈颂鼻头发热,只觉吴二郎分外可靠,若他生父在世,想来与吴叔差不离。

陈颂心中情绪翻涌,但逃命时刻,不得不压下,一心一意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