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原本合身的朝服如今显得空荡荡的,行礼时露出的手腕更是纤细苍白。想到这个儿子向来勤勉本分,从不结党营私,皇帝的心头不由一软。
“起来吧。”康熙难得放缓了语气,眉宇间的威严也柔和了几分,“赐座。你病了这一场,朕甚是挂念。”
胤禛恭敬谢恩后侧身落座,背脊仍挺得笔直,眸中却是藏不住的孺慕与思念。
康熙见状,慈父之心更甚,细细问起他近日的饮食汤药、府中琐事,又特意嘱咐他政务暂且放一放,养好身子要紧。父子二人这般闲话家常,在往日倒是少见。殿内熏香袅袅,竟显出几分难得的温情。
因费扬古被革职一事,康熙有意为胤禛另择一位出身显赫的嫡福晋,以示恩宠。不料胤禛闻言立即跪地请罪:“儿臣此番重病,心脉受损,太医嘱咐需静养调理,实在无力应对后宅纷扰。”他顿了顿,额头触地,声音坚定,“儿臣的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即将临盆,为儿臣孕育子嗣有功。儿臣斗胆,恳请皇阿玛恩准,将其晋为嫡福晋。”
康熙凝视着伏地不起的儿子,见他身形单薄,言辞却恳切真挚,不由心生感慨。这个儿子不慕权势,不贪美色,倒真有几分王佐之才的风骨。
“罢了,”康熙微微颔首,“朕便准你所请。待其生产后,便下旨册封。”
胤禛重重叩首:“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出了乾清宫,胤禛脚步未停,又转道往毓庆宫去向太子请安。
才跨过朱漆殿门,连礼都未及行全,胤礽已快步从内殿迎出,一把托住他的手臂,声音里带着几分嗔怪:“四弟快别多礼!”太子温热的手掌紧紧攥着他微凉的手腕,径直将人引到西暖阁的炕桌旁,“快坐着说话。”
胤禛被按坐在绣金团花的坐垫上,抬眼便对上太子二哥温润的眉眼。那双总是清澈温和的眼睛里,此刻盛满了真切的关心,让他喉头不自觉地发紧,眼眶微微泛起热意。
“你呀,总是这般古板守礼。”胤礽摇头轻叹,亲自斟了盏温热的参茶递过来,微微蹙眉打量着弟弟苍白的面色,“怎么养了这些时日,气色还是这般差?要不要传太医再来瞧瞧?”
殿内熏着安神的沉水香,胤禛捧着茶盏,指尖传来恰到好处的温度。他听着二哥絮絮的叮咛,望着那不加掩饰的关切神情,一直微抿的唇角终于松动,不自觉地牵起了一个极浅的弧度。
第202章 重回大清拯救四四 11
从乾清宫告退后,胤禛转道前往永和宫向德妃请安。德妃身边的大宫女出来传话:“娘娘正在小佛堂抄写佛经,请四贝勒稍候。”
胤禛闻言只是微微颔首,撩起袍角便安静地跪在了殿外的青石板上。初夏的日头渐渐毒辣起来,晒得石板滚烫,他却纹丝不动,就这么面无表情地直挺挺跪着,任凭汗水浸透朝服后襟,在青石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粘稠的热浪翻滚,混着渐起的蝉鸣,一个时辰就这样悄然而过,殿内依旧没有传唤的动静。
守门的太监悄悄抬眼,偷偷打量着这位经常跪在这儿的四贝勒,只见他面色惨白没有表情,唯有那双凤眸依然沉静,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等待。
大宫女再次出来传话,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忍,垂首轻声道:“娘娘身子不适已经歇下了,四贝勒请回吧。”
胤禛不禁微微摇晃了下,很快稳住了身形,仍然坚持对着殿门深深叩首。站起身的时候眼前骤然发黑,膝盖一软险些栽倒,幸而苏培盛眼疾手快地架住了他的胳膊。胤禛死死攥住贴身太监的衣袖,闭目缓了许久,强压下眼前不断旋转的光影,半晌之后,才借着苏培盛的力道勉强站稳。
最后望了一眼紧闭的殿门,胤禛的嘴角扯出一抹苦笑,终是在苏培盛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出了永和宫。
他整个人几乎挂在了苏培盛的身上,心脏跳得忽快忽慢,脚步虚浮得像是踩在了云朵之上。这往日寻常的一小段宫道,竟走了将近小半个时辰。
好不容易回到贝勒府的马车上,紧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