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拿到手?里后自然?挑不出别字、错字等问题, 而小?公主的行文已属一流,他们再擅自改动的话反而损了小?公主独有的灵气。
所以?,确认无误,大?学士们将这份游记手?稿抄录一份再与?小?公主的真迹同时交给了兴武帝。
兴武帝留下女儿的手?稿等着还给女儿,再派人将国子监祭酒以?及国子监专管刻印典籍的书库官叫到了御书房。
这两位官员平时被皇上召见的次数不多?,收到口?谕不免都有些紧张与?激动,紧张是因为不知道皇上的用意,激动是可能有了表现的机会。
人来了,兴武帝拿出翰林院抄写的那?份手?稿,提出他的要求:“朕要麟儿的这套游记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你们说,该如何做。”
祭酒大?人也六十多?岁了,是个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清流文臣, 引经据典、教书育人他都擅长, 卖书……
国子监虽然?管着刻书的差事, 可国子监刻书以?经史?子集为主,这种书刻出来是为了给各地官坊、私坊提供正确无误的复刻版本,免得?天下学子们读错书,至于国子监的书送到书坊能给朝廷赚多?少银子, 朝廷没给他们定具体的目标, 国子监一群读书人,自然?也不会将心思放在刻书的进项上,甚至因为国子监的书刻印出来是给皇帝、文武官员以?及地方官坊看的,每一本的纸墨用料、排版精美都是上乘,造价高卖价就跟着高, 高到有时候官员们都嫌贵,普通文人百姓宁可去民?间私坊买质地差的,也不想?买国子监的出书。
老祭酒一下子被兴武帝问愣了,真是的,他还以?为皇上要问监生们的学问、有没有可用之材,对如何卖书完全没准备啊。
书库官到底直接领着刻书、卖书乃至核算成本、定价等差事,见祭酒大?人被皇上问傻了,皇上犀利的视线又投向了他,书库官顿时顾不得?照顾上封的体面了,略加思索片刻,答道:“这套游记以?皇上南巡为名,又是公主所著,微臣断定此书一旦出现在官坊,定会引起臣民?买书的热潮,皇上根本不用担心游记在民?间传阅的速度,而是要考虑国子监的刻印速度能否满足臣民?们的需求,以?及该给这套游记定什?么样的价位,太贵普通百姓可能承担不起,低了又委屈了公主。”
孔圣人名气够大?吧,但普通百姓对读孔圣人没兴趣,反倒是听?说本朝公主写了一本本朝皇帝南巡的事,认不认字的百姓都会好奇书里讲了什?么。
兴武帝会打仗会治国,卖书的门道涉猎却有限,一下子也沉默了。
这时,被属官提醒的祭酒大?人准备好了,开口?道:“皇上,朝廷刻书为的是传承名家典籍或推行农书、医书等实用书造福百姓,不以?盈利为目的,民?间大?大?小?小?的私坊却只图一个利字,谁的书受士子百姓追捧他们就卖谁的书,盗印盗卖屡禁不鲜。那?么臣敢断言,公主的书一旦在官坊热卖了,那?些私坊肯定也会想?方设法?地卖,正规的私坊会恳求与?朝廷同卖分利,不正规的便会偷印偷卖,所卖成书的质地更是难以?掌控。”
兴武帝心里有数了,道:“国子监与?各地官坊要印书卖书,同时允许民?间私坊从官坊领取刻本印书卖书,所得?二成利交予朝廷。国子监、各地官坊印经史?子集用什?么纸张排版,印麟儿的这套便用什?么纸张排版,私坊由他们自己决定用料,但需保证一字不差。最后,无论官坊还是私坊,每册书的盈利不得?超过总成本的两倍,同时勒令凡是与?印书相关的纸市、墨市等用材坊肆不得?涨价牟利,凡囤积居奇等利用朕与?公主谋利者一律严惩。”
“再有,官坊要为当地衙门以?及各处官学、私塾、里正之家分别提供五套麟儿的游记,只许百姓学子借阅,借书者可抄录,限期三日?归还。若有官员、先生、学子、里正利用借书的职权或手?抄的游记转卖牟利,同样严惩,具体惩罚你们拟定,拟好了给朕过目。”
他要为麟儿扬名,但如果因为此事引起民?间物?价动荡便是他的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