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1)

“我……这纸你从哪儿弄来的?”

娘诶,他快窒息了,人家千金难求的纸,得了一张恨不得摆祠堂供着,这丫头倒好拿来写字据。

“你要啊?”

“你有?”

纪月想了想,下一批的宣纸再过一个多月也快好了,拿几张给他,应该能接上。

“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说着进了屋,留下王天佑风中凌乱。

脑子里只有,你等着我去给你拿。

“给你,我弟上学用到的多,在下一批出来之前不能多给你。”

王天佑颤抖着手接过竹宣纸,比皇上用的都还好,他用了会不会折寿啊?

“你不要?”

说着要拿归王天佑躲开,宝贝的卷好,拿了字据。

“我先回去了,店铺选好之后跟你细谈。”

说完赶紧跑了,就怕纪月反悔似的。

一连好几天,纪月都往山里去,挖的山药送了一些给村长。

剩下的专门挖了个地窖,放在地窖里。

每天定量给五味斋送去,这叫饥饿营销手法。

不管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而且纪月坚信,这样的山药龙吟山外是没有的,要挖山药就得进山。

村民们又不敢,所以这个赚钱的路子只能她一人走。

几天后,纪月没进上,在家里收整前些天采回来的草药。

秋冬季节,天干气燥很多老人都患有呼吸道疾病。

夏秋更迭,很多老人不适应,就会生病。

而且大家都没有喝水的习惯,只有渴了,身体发出要喝水的讯号才会去喝水。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给看诊的人抓了药之后都要叮嘱他们一遍多喝水,还有尽量喝开水。

赵云阳来的时候,纪月正在给一位老人看诊。

老人已经八十岁了,身子还算硬朗,就是每到秋冬季节,就犯病,咳嗽的厉害,最厉害的时候还上不来气。

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呼吸的时候感觉里面在拉封箱,轰哧轰哧的。

看了诊开了药,老人儿子给了诊费和药钱,这才扶着老人离开。

赵云阳进来,“没想到你还会医术?”

“平日里没事看看书,看多了也就会了。”

在现代信息发达,想要什么知识度娘不能给你?

村里人这种小感冒,懂点医理的人都能治好。

只有信息匮乏的古代,一个小感冒都能要了人命。

第75章 准备年货

一看到赵云阳,纪月眉头微皱,即便他来了不下十次,可每次见到他都有些抵触。

因为他对他们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虽然对他们好,每次来都会带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特别是在老纪家这事上,完全是偏向他们这边。

不管是电视上,还是历史中,也没听说有将刑法分期的。

当时她这么说,也不过是想发泄一下心里的怨气,没想到他真的按照她说的做了。

他对他们的好很莫名,莫名的让她害怕。

赵云阳看到纪月的不悦,确当没看见,从身后小南手中拿过一个包袱。

“早听说你想要个渔网,正好我得了一副,拿着也没用,便给你送来。”

这么蹩脚的借口,谁会信?

将渔网放下,坐在了纪月对面,伸手放在脉枕上。

“最近总觉得有些不舒服,还请纪大夫帮我看看。”

纪月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片刻之后,纪月道,“没什么问题,少熬夜就好。”

“不用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