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这么久以来他一直在外地经营生意,没有回来,这会儿年关回来准备过年的。

虽然没跟纪月见过面,但每次书信儿子都有提及,对这个小姑娘很是感兴趣。

更好可他们五味斋能有今天的发展,跟这个小姑娘脱不开关系,对她更加好奇了。

这不,一听说儿子要来,他也眼巴巴的跟着来了。

而他一来,刚与他团聚的妻子也跟了来,再出门的时候撞见老夫人,一听要来纪家湾,老人家也要来。

得,王家一家人都来了。

一路上赵云阳就没给王天佑好脸色,他是想方设法的想要捂着小丫头,这人倒好,怎么高调怎么来。

又不能跟他明说,就很气人。

纪家肯定摆不下三十桌,所以宴席场地在村口,那里是一个大晒场,村里用来晒粮食的地方,很是平坦。

村里有红白喜事,基本上都在这里开席,而且晒场边上有一口井,用水也方便。

头一天就有不少村里人来帮忙处理菜,搭建灶台。

纪家湾宴席用的都是八仙桌,一桌能坐八个人,有些人家里人多的,都有好几张。

不管你家有多少,全都搬去晒场。

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从来就没这么热闹过。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孩童们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快过年家里都备了些年货,今天也算是族里过年,家里也不拘着他们,拿了些小吃给他们。

你一把我一把,拿着自己的东西给小伙伴分享。

赵云阳他们到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片繁忙且欢乐的场景。

王天佑也不敢相信,纪家湾可以说是他看着起来的,想当初刚来的时候,两个时辰的马车,差点没把他心肝脾肺肾颠出来。

因着路途遥远,不好走,村里穷的连吃饱饭都难,村里的人就跟乞丐一样,穿着补丁垒补丁的衣裳。

小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身上皮包骨头,看着都吓人。

再看看现在,不说每个人都穿上新衣裳,但至少没有那么多补丁,孩子也不再脏兮兮看不出男女。

村长正站在大榕树下的石墩上扯着大嗓门儿招呼人,乍一看到县太爷,吓得他差点从石墩上滚下来。

“县老爷,你来了?快屋里请。”

赵云阳看了看四周,没见到纪月的身影,“月丫头呢?”

“月丫头正在灶台那边炒菜呢。”

赵云阳皱眉,这么多菜她一个小孩子能忙的过来?

“没有大人了吗?怎么让一个小孩去炒菜?万一被油溅了怎么办?”

村长疑惑的看着县老爷,平日里也没见你少吃月丫头做的菜,今天抽什么风?

“月丫头没有自己下厨,她只是在一旁指挥。”

他是那种没有人性的人嘛?

赵云阳一听脸色才缓了些,“怎么做告诉那些人就是,没必要一直守在那里。”

“是,我这就去叫她过来。”

将县老爷和王天佑一家安排在纪月他们家堂屋坐下,赶紧去找纪月。

王夫人和王老夫人第一次来乡下,平日里最多就在县城的街上逛一逛。

在他们认知里,乡下就是脏乱差,一脚下去全都是各种粪,可看到纪家完全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这小竹屋打整的干净整洁,进院子左手边就是菜地,虽然是冬天,里面也种满了各种应季的菜。

右边是一块水田,和一个小池塘。

中间一条小石子铺成的路,干干净净?直通竹屋。

院子里一张石桌,四张木头截成段的凳子。

王老爷看到竹屋后面还有一个走廊,“那边是什么?”

赵云阳怕王老爷过去看出门道,解释道,“那边有一口井,走廊通往井边,没什么看的,咱们进屋坐吧。”

王天佑不解的看着赵云阳,却得来一个瞪眼。

他就有点莫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