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将脑中想到的水车模样画出来,这一忙活就到天黑。
纪春生从田里回来,去年看别人家收水稻他心动,经过一个冬天的蓄水,终于把剩余的那两亩地改成了水田。
这段时间将摆渡的事交给纪年,他则忙活田里的事。
一天天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回来看到家里冷锅冷灶的,见闺女房门开着走了进去。
“闺女,发什么呆呢?”
看到纪春生,纪月赶忙将自己画的水车图形拿给他看。
“爹,你帮我看看这还缺什么不?我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纪春生一看纸上画的,“你咋画这么大个车轱辘呢?”
“这是水车,不是车轱辘。”
纪月将水车的用途说了一遍,纪春生也来了兴趣。
他以前在镇上拜了个木工师傅,一直跟着学木工,他也爱钻研,师傅都夸他,后来因为老纪家的不公,他自暴自弃,放弃了木工的活。
经过纪月的解说,纪春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正好我田里的活忙完了,明天我去山里找些材料试着看能不能做好。”
“能做好,村里人就不用费劲的挑水了。”
靠近河边的泥土湿润,挑的水还能见到效果,隔得远的,等你把水挑过去,都浸走了。
几天后,纪春生做出了第一台水车,就在自家的水塘里试了试,因为不是流动性大的水,只能靠人工踩。
不过这对现在用水桶挑已经好很多了,村里安排人轮流踩水车就行。
把村长叫过来看了成果,村长高兴的红了眼眶。
老百姓就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农耕时代靠的是天老爷赏饭吃,一直不下雨没法春种,秋天就没得收,就得饿肚子。
第80章 灾情严重
找了几个年轻小伙子,把水车弄去河边。
村里人这才知道纪家做出了能提水的车子,都围上来看热闹。
花了大半天时间终于将水车安好,纪春生做了示范,就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试试。
“这可是我们村的宝贝,谁要是给弄坏了,族规伺候。”
“村长,这水提上来了,先浇哪家的啊?”
“是啊,这提上来的水也不是很多呢。”
村长道,“我们准备在河边安排三个水车,先从靠近村子那边的田浇水,等那边的灌满了才一一朝着河边灌,都没意见吧?”
“为什么呀?等那边的灌满,河这边的都错过最佳栽种时间了。”
“就按照我说的来,等不及的人可以自己用水桶担。”
村长的话都说这么明白了,其他有意见的也都憋了回去。
他们还是愿意踩水车,不愿用水桶担。
为了赶在春种结束前把水稻栽下去,这些时间纪春生抓紧时间做水车。
因为有了经验,两台水车只花了半个月时间。
又多了两台水车,提水的速度快了不少。
水稻先育苗,然后有三十多公分高了再移栽到田里。
每家每户都出两个人去踩水车,每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终于赶在时节把水灌满,水稻能按时种下。
纪家湾在田里忙的热火朝天,其他地方就愁死了。
这都三月初了,老天依旧没下一滴雨,春种没法种。
有的地方也是用水桶挑,杯水车薪根本不管用。
赵云阳作为凤阳县的衣食父母,愁的最近也没时间来纪家蹭饭。
虽然他没来,但派了小南来给纪家送东西。
小南看着田里忙活着种水稻的景象,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纪姑娘,你们这怎么有水种田?”
“守着运河这么近都没水种田,那不是笑话吗?”
“我是说你们怎么把水弄田里的。”
纪月笑着指着河边的水车,“看到那个了吗?”
小南顺着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