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做一个策展人。
既然自己没有资源学艺术,那就帮别人表达。作为中介,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扭转表达效果。就像她做手账一样,素材都是别人的,但她可以造一个自己的世界。
只是理想遥不可及,在脑中淌过一遍,她清醒过来,刚才背过的概念已经忘了个干净。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伍桐揉了揉眼睛,走出门,愣住。
“你怎么还没睡?”
沈泠正坐在桌边敲字,伍桐斜斜望见他电脑屏幕,他似才有感,不动声色地将电脑掩了掩,对她说:“我不困。你在准备什么考试吗,每天去图书馆。”
伍桐忽然觉得他们两个像是两个合租的留学生,年前都回不了国,又不熟,各自窝在房间里。如今在客厅碰面,出于礼貌打个招呼。
你吃饭了吗;我吃过了。
你在准备考试吗;没错,你也在写论文?
然后因彼此都孤独,便滚到了一起。这样的故事好像还算文艺有趣,但现实伍桐和沈泠相识的经历,崎岖又诡异。
“没什么。”伍桐去倒水,“一个自主招生,提前准备。”
沈泠神色暗了一下,他问:“已经决定考哪里了吗?”
伍桐随口骗他:“北京。”
她回身时便见沈泠悠悠望着她,很像他们在沈宅里,他给她口完下面,墨黑的眸子亮晶晶的,饱含期待。
“那你加油。”沈泠说。
他似乎很开心,伍桐在桌边坐下,莫名其妙:“年二十九了,你每天待在这里,不冷清吗?”
“不冷清。”沈泠笑得温柔,开口道,“以往每年在家里,沈攸其一家和乐美满,我坐在那桌上才觉冷清。”
他盖下电脑,朝她坐近几寸:“和你一起在家里,我觉得很热闹。”
他用了“家”。
伍桐忽然记起,那天他跑到陆宅后门站了一夜,早上也和她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