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朔叹了口气,看着在那里擦泪的曹氏,他知道自己这是鸡同鸭讲,便不再说这事。
“我明天递了折子去宫里谢恩,然后再去拜见恩师和几位老大人,这边你也得准备好了,明天带着几个孩子去外祖父家拜见。”
“这个我知道的,我已经让陈妈妈派人去了,今个儿刚回来神色疲惫,等明天再带着土仪和孩子们去看望爹娘还有兄长他们。”
曹氏也想要立刻去见父母,可自己精神头的确不好,这么神色倦怠的去了一来惹得父母担心,二来也不体面,索性便是等明天再去。
李朔闻言点了点头,“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衍儿的事了。”
曹氏一开始以为李朔又是说幼薇的事情,心中难免几分赌气,刚才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羞愧,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
如今听到他说儿子的事情,便又是几分紧张,“衍儿怎么了,难道是在书院里出了什么差错?”
李朔看她神色慌张,便是安慰了起来,“夫人莫慌,今年衍儿已经十八了,也该回来了。如今既然回了京城,他舅舅又是在翰林院,没道理让衍儿继续在书院里呆着,我前些日子已经写了书信过去,让衍儿过些时日回来。”
曹氏听到这话眼泪更是止不住了,因为宁波府那边并没有什么大家,李朔虽是有才学,可衙门里事务繁忙也没办法时时提点儿子读书。
所以李衍十二岁时便是去了江西的书院读书,虽说过年时也会回家,可一年也才那么几天,曹氏想念儿子的很,如今听到这消息,自然是喜极而泣。
“回头我自然会请恩师提点考教衍儿的文章,若是时机合适便是让他下场试试。”
李朔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对其也是抱着极大的希望。知道曹氏激动,李朔等她稍微平息了几分这才继续说道:“第三件事则是关于明薇她们。”
自己的娘家、儿子都已经说了,便是李朔此时此刻在女儿名字后面多了个她们,曹氏也没有那么计较,“老爷是想要我带她们出去交际?只是这么些年没回京城,我也不是很熟悉。”
她有带明薇出去交际的打算,至于知薇和幼薇,“老爷你也是知道的,知薇性情高傲,虽说有些才学,可京城里藏龙卧虎,我怕到时候没了分寸反倒是冲撞了贵人。至于幼薇那孩子,虽说也不小了,却还是小孩子心性,怕是……”为难地看了眼李朔,曹氏欲言又止。
“夫人说的是,所以我想也不着急让孩子们出去,她们在外面待得久了,对京城的规矩也不是那么熟悉,我前些时日已经给同僚写信,让他给推荐些个宫里放出来荣养的女官和女先生,想着请她们给明薇几个孩子教书教教规矩。
毕竟孩子们也都不小了,再过两年就是要出嫁,到了夫家自然不如在家里随心,多学点东西自然是有好处的。尤其是明薇,再过些日子就该及笄了吧。”
曹氏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难不成又是自己理解错了?也是,到底是亲骨肉,那能只偏疼幼薇一人?
她这心情被李朔折腾的是反反复复,“是,我想着到时候给明薇办一个及笄礼,好歹是咱们府上长女,也差不多是时候说婚事了,不能让未来的夫家小瞧了去。”
顿了下,曹氏又道:“我早前已经写了书信给哥哥嫂子,让他们帮忙留意着些。”
“嗯,儿女婚事是该上点心,这件事我也会留意着,夫人放心便是,明薇到底是我们的长女,婚嫁自然不能随意。”
这话曹氏听着舒坦,她正想要再说几句,李朔又是说道:“还有件事我之前也忘了跟夫人说了。”
不待曹氏问什么事,李朔便道:“夫人知道,我自幼没了父母,仰仗着姑母这才能读书科考。”
曹氏自然是知道的,李朔的这位姑母当年也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只是她……
“除了姑母时不时照拂,当年也多亏了奶娘不离不弃照顾于我,当初我殿试后给她老人家置办了田地安排她回乡养老。”
这件事曹氏也是知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