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有人去办。
只不过瞧着眼下的京城倒是热闹的很,“主子爷一点意思,就让下面的人挠破了头皮想所以然,这其中康王府可真是佼佼者。”周宁忍不住说了句,语气中带着几分嘲弄神色。
沈元晦闻言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你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到了,怕是御史们可得参你一道。”
“他们不参人都活不下去,爱参不参,整日里说咱们锦衣卫滥杀无辜,奸/淫妇女,我可去他祖宗的,他们家哪个女儿被我玷污了,倒是拉出来让我瞧瞧呀,一群沽名钓誉的玩意儿。”
沈元晦闻言笑而不语,周宁对文官集团的意见不是一天两天了,原因也是再简单不过,武定帝对朝务并不怎么感兴趣,他控制内阁进而掌控朝局,而控制内阁的手段很多,锦衣卫便是其中一项。
之前的夏衍夏首辅,再往前的陈傅陈首辅,莫不是在武定帝的控制之中,其他就更别说了。
锦衣卫刺探消息的本事可以说在武定帝一朝发挥的淋漓尽致,文官们觉得自家的秘密都被锦衣卫暴露了,自然没什么好感。
再加上武定帝对锦衣卫颇是信赖,这就更让文官们气恼,一来二去锦衣卫与文官集团几乎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帝王的权谋之术达到了巅峰,沈元晦这些年来对自己这位皇伯父越是敬畏,不出长春殿就是能掌控朝局,试问整个大周朝,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帝王之术在于御下,文官集团如同雪花一般呈到内阁的谏书也罢,锦衣卫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好,其实都在武定帝的掌控之中。
只不过这些话,沈元晦知道却不会与人说,哪怕是对他信赖有加的周宁。
“对了,李府这丫头到底什么身份?我怎么觉得主子爷对她有些不一般。”
沈元晦闻言微微一笑,“你怎么不说圣上对李大人恩宠有加呢?”
从一县的县令到市舶司的提举,再到吏部的侍郎。祁门县为官近十年,李朔有治理一方的经验;
宁波府市舶司又是十年,对于出海贸易他是再熟悉不过,便是调到户部也能迅速适应。可偏偏,没有去户部,而是去了吏部。
他要是没猜错的话,长春殿,或者说那辇车之中的帝王是在培养下一个内阁阁臣,或者说……首辅……
这些时日来沈元晦一直在研究朝堂局势,现在终于看明白了几分。
他这位皇伯父,任性大胆,的确是豪杰。只可惜为情所困,怕是日后名声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