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水渠里水势滚滚,要不是几个战士手挽手紧紧抓住彼此,只怕早就被冲走了。
老人和孩子被捞了上来。
上了年纪的反倒是好些,他怀里的小孩子呛了水,这会儿人事不知。
叶英帮着按压胸口,好不容易这才把孩子给弄醒。
老人家被暴雨迷了眼睛,“家里房子被雨水冲了,我和小宝也被冲了出来。”
房子建在岸上还能被水冲走?
叶英又问了几句这才知道,这孩子是外地的,父母逃荒到这里没能撑下去,就留下了这么个孩子。
老人的儿子不同意养着,老人就带着孩子去外面住,而那房子,建在洼地。
谁曾想忽然间的暴雨来袭,把他们的家给弄没了呢。
吩咐一个战士带着老人和孩子先去牧场的房子里避雨,叶英继续去寻找跑散了的牛羊。
只是这雨越来越大,眼前几米远都看不清……
一行人撤了回去。
这场暴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等着雨过天晴,天空上挂着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十分的炫目。
叶英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彩练,正打算再组织队伍出去寻找跑散了的牛羊。
绵绵牵着欣欣的手跑了过来,“英子姐姐,咱们的牛羊回来了!”
还能认家不成?
牛羊并不认识回牧场的路,但是周围的村民看到跑出来的牛羊倒是认出了这是黄家庄的,等着雨停了连忙给赶了回来。
老乡浑身湿漉漉的,但脸上透着喜气,“英妹子,下雨了呢。”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而且还是大雨。
“是啊,下雨了。”
大地喝饱了,干涸的河流也有些蓄水。
较之于去年冬的那场大雪,这场大雨足以改变这片土地的秋收。
牧场的战士们送走老乡,顺带着去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抢救的。
叶英看着那些牛羊,拿出干草喂它们吃。
整理了下它们脖子里挂着的小木牌。
那上面写着每头牛羊的信息,年龄,怀孕的时间,还有名字。
名字是绵绵起的,小姑娘比她还起名废,非要管人家小牛犊叫二狗子。
大概牛生都产生了怀疑吧。
有这些讯息,老乡们这才能认出是黄家庄牧场的牛羊,帮忙送回来。
叶英刚才嘱咐几个战士送老乡回家时打听下,等她过两天闲下来,一定要亲自上门感谢才行。
……
八月份的这场大雨有效缓解了旱情。
报纸广播上都在轮番轰炸,各地的气象局纷纷开始检测,农业局也配合下乡调查。
这个险些被旱死了的国家,神奇的缓过劲来。
欧阳兰的电话,也在这个时候打了过来。
“我跟农业部和气象部门打听了下,说秋季的收成应该会好一些。那你这副食品厂,差不多就能开工了吧?”
叶英的副食品厂已经建好,生产线设备全都到位。
唯一缺的,是原材料。
土豆。
整个宁县都只是留够了口粮和种子,把其他土豆送给其他地区的同胞们共渡难关。
没有原材料,想要搞生产实在是太难了。
何况这不止是土豆的问题。
副食品厂做的是油炸土豆片,这就需要大量的食用油。
现在老百姓吃的油多数是豆油和棉油为主,而棉油味道十分的不怎么样。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当然是使用豆油。
叶英倒是想要弄玉米胚芽油,做时代的先锋,但还得搞一个榨油厂。
现在全国都闹干旱,哪有空去弄榨油厂呢?
不过如今情况得到缓解,等到明年说什么都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