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两个铺盖倒没分的那么开。
偶尔他看完书放在那里,会被叶英拿去看,遇到不懂的她还会问几句。
可如今,那个铺盖没了影子。
沈清晏站在那里,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手电筒的灯光打进来时,他这才恍惚回过神来,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赵政委。
赵政委做多了思想工作,可如今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火柴盒就放在那小抽屉里,沈清晏点燃煤油灯,看着站在那里的赵政委。
他缓缓开口,“她人走了?”
其实离开这里也挺好的,毕竟条件太艰苦了些。
她的哥哥是烈士,国家自然会好好照拂她,不是吗?
赵政委低叹了口气,“叶英同志让我把这个交给你,等她在那边安定下来,会给你写信的。”
其实不止沈清晏不舍的,赵政委也挺不舍得的。
但没办法,首长发了话,他能怎么办啊?
纸条上是叶英那宛如小学生的字迹,沈清晏看着那落款忍不住笑了下。
赵政委安抚道:“沈工您也别急,等回头咱们这边建设起来,再接叶英同志回来嘛。”
这条件艰苦是不太适合小姑娘家住。
等回头建设好了可以过来嘛。
他也知道人年轻小夫妻就这么分开,挺不容易的。
赵政委打算再劝一句,却看到沈清晏抬头笑道:“倒也不必。”
赵政委:“……”
啥?
他肯定是在高原待久了,耳鸣听错了!
第021章 电视机 垦荒第一步,利诱……
黄家庄人口不多。
忽然间来了人投奔, 第二天大家聚在曹寡妇家门口。
“小妹子,你男人也没了?”
叶英扶着门的手抖了一下,这话有点耳熟。
她笑了笑, 甜甜的喊了句,“大姐, 曹大姐在收拾厨房, 我想去看看咱们村的拖拉机,修好了好耕地。”
“小妹子,你真会修啊?”
还没等叶英开口,就有人泼冷水,“她要是能修, 我还能开飞机呢。”
又是这个李秀秀。
今天重新画了眉毛,但那大粗眉……
叶英扬了扬手里的扳手和螺丝刀, “试试看嘛, 不然放那里也是一堆破铜烂铁。”
这倒是大实话。
那辆故障中的拖拉机就在隔壁的院子里停着。
上面蒙了一层黄色的灰。
村里其他妇女瞧着叶英来回踱步,有些沉不住气了,“能修好吗?”
李秀秀冷冷一哼,“能修好才怪。”
她倚在拖拉机的大轮胎上阴阳怪气, 玫红色的旗袍在这钢铁怪物旁边显得楚楚可怜。
叶英冲着她摇了摇手里的扳手,“离我远点, 不然砸到脸上破了相……”
李秀秀当即弹开。
没几步,她忽的反应过来, “你耍我?”
刚上前要去找叶英算账,扳手猛地敲在拖拉机的铁皮上。
沉沉的声音让李秀秀脸色一白, 没敢再往前去。
黄家庄的这台拖拉机还是进口货,52年的时候从欧洲那边引进。
这种单缸柴油烧球式拖拉机其实是仿照二战前德国的兰兹拖拉机改进生产的。
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价格也相当便宜, 二战后在东欧一度十分畅销。
国内工业建设起步晚,还没有拖拉机的生产能力,要是叶英没记错的话国内的拖拉机生产应该是脱胎于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
毕竟国内的工业生产线的构建,就依赖于此。
叶英读大学的时候去农博馆参观,见到过这种单缸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