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女知青瞪了眼曹盼军,“你踢我干嘛?”

“不好意思,不小心碰到的,要不你踢回来?”

就算是再看不顺眼,如今他们都要在这里插队当知青。

郭春燕没再计较,一转脸发现傅长缨人不见了。

“她干什么去了?”

曹盼军耸了耸肩,“大概跟村长聊天打听情况去了吧。”

他还奇怪呢,傅长缨一路上这么平静,怎么现在反倒是哭了起来。

关键是眼泪一抹,她整个人又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呢?脑子里有模糊的想法,可就是说不出来。

曹盼军不再去想,既来之则安之,要是革命老区每天都有这些好吃的,下乡插队倒也没什么不好。

……

几天前接到公社通知时,徐长富就想着怎么安排住的地方,要是弄出个单独的院子自然是再好不过。

不过这个提议被生产队的支书给否了

这群娃娃不见得会做饭呢。

何况,村里头空着的院子是有,但是那房子多老啊,又漏风还漏雨,知青娃娃们住进去怕不是要戳他们的脊梁骨。

徐长富思索再三,四月农忙也没空盖房子,索性就生产队开会,把知青分配到村民家暂住。

等回头知青大院弄起来,再搬走。

大湾村的乡亲们对这个提议持不同意见。

好在当徐长富说出“知青由国家提供口粮”时,村民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不吃自家粮食,那就行。

傅长缨也是在问住的事情。

村长简单说了几句,瞧着其他知青吃饱喝足,他正式做安排。

村里头找了九户人家来安置这十二名知青,村长徐长富自然起带头作用。

想要住他家的知青有点多,零零散散举手的知青有六个。

毕竟是村里的干部,一来可以和村长打点好关系,二来住在村长家也能吃的更好些。

谁都不是傻子。

这局面是徐长富没想到的,他家竟然这么受欢迎?

村长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家也住不开这么多人嘛,要不你们再考虑考虑?”

傅长缨刚才没举手,她看到了刚才那对母女,“村长,我想去这位大嫂家。”

抱着女儿的苗花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看了眼傅长缨。

听说这是上海来的娃娃,瞧这孩子长得多水灵,脸嫩的像鸡蛋白,都能掐出水来,看了看怀里已经睡着的女儿,苗花无声的叹了口气。

她家妞妞刚出生的时候也好看,只是家里头缺衣断食,孩子营养不.良皮包骨头,要是托生在城里,大概也能跟这知青似的。

徐长富听到这话稍有些迟疑,苗花寡妇家家的带着个女儿是村里的困难户,本来不该往她家安排知青的。

但是他又存着点私心,想着知青有国家供应口粮,说不定能从手指头缝里面漏点给这孤儿寡母。

不过原本徐长富是想着安排个男知青过去,力气大也能给苗花干点活。

没想到长缨这孩子想过去,徐长富想了下又觉得自己之前考虑不周到

男青年饭量大,一个月二十斤的供应粮怕是压根不够吃的,还是该让女知青过去。

徐长富看向苗花母女,“那苗花你就带着长缨去你家,先安排她休息,要做什么等回头再说不着急。”

苗花穿的单薄,单衣略有些宽大,腰上系着一条棕色的布条,这会儿怀抱里抱着女儿,一度让傅长缨觉得她下一秒就支撑不住,孩子会掉到地上。

看着神色拘谨的老乡,傅长缨友好的笑,“那苗花嫂子,往后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的,我帮你拎包吧。”

傅长缨的东西还真不少,她来之前买了俩行李箱,沉甸甸的很,被褥则是用网兜捆绑着,勒成了不能再压缩的豆腐块。

苗花想着帮忙拿被褥,不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