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副局长脸上略有些尴尬,“哪有,这不也是担心地方出乱子嘛。您是知道的,我那女婿就在粮站工作,我怕他年轻,回头处理不好。”

“要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不如趁早换个岗位,省得被人说尸餐素位。”

他正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了乔军辉,只听到那冷冰冰的声音,“走吧,我正好去看看夏收情况。”

市里领导要过来,陈秘书先一步接到了那边打来的电话,“应该是余站长跟他老丈人说了这事,您这边还没消息?”

“没有。”长缨笑了下,“不用管他们,你去忙你的就好。”

陈秘书没挪动脚步。

长缨看了他一眼,“怎么?放心,信是我写的,回头真要是清算,你就全都推到我身上就行。”

“我不是这个意思。”陈秘书没想到这封信送出去那么久却迟迟没有回音,早知道他们或许该亲自去一趟首都。

“行啦,该忙什么忙什么去好了,你要不知道去忙什么好,那就跟我去一趟农机厂,之前立川跟我说他们这两天在农机厂搞生产线,已经有苗头了。”

“那这是好事啊,说不定……”

“将功抵过吗?”长缨笑道:“可我不觉得那封信有什么问题。”

她大有死鸭子嘴犟到底的架势,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93章 标准

长缨到现在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每年夏收结束后, 全国各地的征粮就包括公粮(农业税)和征购粮两块,沂县这边情况稍有些特殊,是平原地区的一处山区,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对这边情况熟悉所以给制定的公粮征收标准是18%, 并没有征购粮要求。

然而过去几年,几乎都是30%的征粮标准。

关键是这个标准又参考本省小麦亩产量来,这让山地粮食产量的沂县更加困难, 名义上的30%几乎是田里产出的半数。

长缨并非不清楚,国家现在穷,很多事情没办法,只能优先工业发展, 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所以她也想法子弥补应对,来进行一些尝试。

如果真的失败了, 那也只能说她步子迈大了,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了错误的尝试。

但也只是选择时机不对, 而并非她的选择是错误的。

陈秘书看着一如既往坚定的人,他那焦躁的心情似乎被抚平了许多,“我知道了。”

“走吧, 去农机厂瞧瞧。”

长缨拍了拍秘书的肩膀, “别这么苦大仇深的,乐观点嘛。”

陈秘书试着笑了下。

长缨觉得有必要收回刚才那话, “笑得挺好看,下次别笑了。”

她话音刚落, 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傅主任,有人来找你, 说是谈工作。”

陈秘书心猛地提了起来,乔军辉他们已经到了吗?

跟在长缨身后,陈秘书走出这办公楼,看到革委会大院门口站着的几个风尘仆仆的男女。

没见过,不认识。

陈秘书正想着这是哪来的人,听到那为首的年轻男人开口,“长缨同志是吧?我们是国`务院特派调查组的,来沂县调查粮食征购的情况,我是魏建峰。”

中央派来的钦差大臣可总算来了。

陈秘书觉得蹦跶到嗓子眼里的心忽的落了下来,余光所及是领导笑盈盈的跟人握手,“建峰同志你好,辛苦了,里面请。”

……

再回沂县,乔军辉并没有着急去粮站,“我先去县里看望几个老同志,你去忙你的好了。”

刘副局长总觉得这人话里有话,“那我先去粮站那边看看,省得打起来。”

乔军辉瞥了一眼兴奋不已的人,他有时候也奇怪这么个沉不住气的人怎么就能混到市局的副局长呢?

不过也亏得就是个副局长,这要是转正了,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