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根在这片土地上,我怎么可能不回来呢?”

年轻人十分的坚决,“我还记得我们的目标,要发展我们的IC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他怎么会忘?

又怎么敢忘!

秦蓁仰头看着站在那里的年轻人,“那我们等你回来。”

吴迪硕博连读,出国做两年交换。

时间上略有些仓促,跟秦蓁说了这事后不到一星期已经办齐了所有手续,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李国利知道这件事后特意把秦蓁喊到自己的办公室,“你有什么打算?”

对待天才总是要特事特办。

他知道秦蓁的求知欲不比吴迪小到哪里去。

更知道,在专业领域内似乎没人能教秦蓁什么。

“我打算去日本待一段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去荷兰一趟。”

“荷兰?”李国利有些奇怪,学术研究自然以美国为首,毕竟二战后各国过得都不怎么样,美国是独一份的好。

这也给了做研究的肥沃土壤,很多技术都源自于北美大陆。

他没想到,秦蓁没有去美国的意思,而是想要去荷兰。

“荷兰好的大学的话,你是想去阿斯麦尔?”

这话问出口时,李国利都有些震惊,“你打算做光刻机?”

秦蓁竖着食指轻声说道:“小声点。”

她这般模样让李国利大为震撼,“秦蓁,你……”

“光有软件是不够的,北边的苏联倒下了,咱们的阵营没了盟友。世界之大,却都是美国人的跟班,咱们想要发展就必须什么都得有。老师你也看到了,通讯产业发展的很快,国内买得起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芯片的用途也会越来越广泛。咱们现在是有软件技术,美国也有。可是在硬件上咱们差得远。您也说过,过去十多年,咱们国家就两条落后的晶圆生产线,还是屎里淘金硬着头皮用的。”

“秦蓁,怎么说话呢?”

秦蓁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不是您说的那两条生产线极为落后,是国外淘汰了的吗?基础设施咱们可以无所谓,比如纺布机落后点就落后点,大不了产量低一些这些能容忍。可芯片不一样,这是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一点就会被远远抛下,现在国际范围内荷兰和日本争霸,还没形成一家独大,咱们还有机会。”

“真要是再过十年,咱们就算是想追都追不上,到那时候才是想哭都没地去呢。”

李国利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竟然从秦蓁的脸上看出了几分语重心长。

这明明还是个孩子啊。

这孩子还不到十五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悟?

“荷兰那边发展的很快,不管是之前IPO还是做出的新式机器,都让阿斯麦尔不再是那个小作坊。尼康和佳能的市场份额被瓜分了不少,现在三家争霸,其实是咱们的好机会。我这次去日本一来是紧密和这些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合作关系,二来也是想要再了解一下市场行情。至于荷兰那边,不去荷兰也行,我想去德国和法国一趟。”

现在的市场秦蓁不能再清楚,垄断性的技术并没有出现,其实这几年来不管阿斯麦尔还是佳能尼康推出的光刻机都是在原本机器上再打补丁。

在光源长度问题没有解决前,这些都不算突破性的发展。

如何颠覆性的发明创造?秦蓁的确知道,这是这个专利她不能给任何一家,只能留着自己用。

只是国内现在设备还跟不上,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发展。

去日本也好,欧洲那边溜达也罢,归根结底都是想要提升把安城那边的设备更新换代,方便做出适合的机器,将来好霸占光刻机市场。

但这话,秦蓁还不能跟李国利说。

李国利扶着桌子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刚才秦蓁是喊他老师。

这孩子平日里总是喜欢喊他老头,没大没小惯了。

如今这一句……

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