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在堂屋里,也没避着人,因此一家子都听到了。
林元道:“相公想扩大学堂规模,聘用其他先生?”
沈岳点了点头,“其实最主要的是想让三哥有些空闲时间,多和其他读书人交往交往。”
家里要说忙,其实最忙的人是林征。
教书、绘油纸伞、下地干活儿、还要自己读书,日子过得就没个清闲时间。
守孝期间不能科考,但不代表就要把时间大部分放到杂事上。
读书人还是要以读书为主业的,日常和同类人的学识交流也很重要,若是真让林征独自待在小乡村,埋头杂事两三年,不说其他,就是眼界上就要差镇上、县里其他读书人好多。
所以他就捉摸着,把林征给解放出来。
学生还继续教,但减少他带的学生的数量,这样课业布置,作业点评上也会少花很多时间,剩余的时间都可以让他自分配。
而且招了先生来,不仅可以和林征交流,还可以帮他家绘制油纸伞。
先生们打打零工,赚些外快,收入不会比镇上先生低的。
沈岳将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了说。
林征本人倒是挺高兴的,不过他有个疑问,“俗话说有教无类,学生当真要优胜劣汰?”
沈岳道:“其实说优胜劣汰也不算合适,但为了防止有些人享用了资源却不知道努力,有些穷人家孩子一心读书却无能为力,就打算这么的激励他们。”
“其实具体的细节还要再琢磨,不知道你们是个什么想法?”
穆林一拍手,赞道:“这个法子不错,既让人知道咱们做了好事,又不让人觉得咱们是烂好人。”
他话题一转,“到时候若是银子不够,我这里可以资助一笔。”
银子当然是够的,不过既然有人愿意出钱,沈岳自然笑纳,“那就可以设立一笔奖学金,给表现优异者以资奖励。”
林征感叹,“弟夫可真是考虑周全,且为人慷慨了。”
林元也一脸骄傲,“相公好厉害呢,如果是我肯定想不出来这样的。”
在异世,读书本就是打破固化阶级的唯一途径,除了部分希望自己村子人才辈出的村学,没有哪个学堂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搞这些鼓励大众读书的事情的。
林家的学堂虽不是村学,但成立之初,就是为了方便村民。
尽管有些村民还不懂其中的意味,但林家确实是在做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