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产出的东西,但后来就发现林家的货没少赚钱,老头子就非常乐意从林家进货了。”
沈岳知道他家的产货量不多,顶多只能支撑一个小店,李掌柜平时没催过,也没加量过,都是他们产多少,李掌柜就要多少,这对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生意人来说,非常的不可思议了。
先前没注意还不觉得什么,现在发现了问题,再回头看看,全都是漏洞。
沈岳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他问道:“从林家买的货,基本上都运到了府城,是东家的意思吗?”
李掌柜没否认:“老头子将草编包邮寄给东家看过,东家说不错,然后就规定了以后从林家进的货,全送到府城。”
沈岳大约是明白了,草编包上的商标就是根据林沐的哥儿印记制的,顾东家若是和林沐是旧识,或者是林沐的手下,一看商标,就知道和林沐有关了。
之后,一直买林家的货,怕是已经确定了林家人的身份。
但聚仁堂在沙河县几十年,都和林家从无交集,难道林沐或者是他熟识的人,竟不知道林家人在林家村吗?
沈岳问道:“李掌柜,不知聚仁堂在各个县是否都有分店?”
李掌柜想了想:“倒也不是全都有。老头子是本地人,虽在店里待的时间久,但东家的产业布置一直都是从府城过来的大掌柜比较清楚,老头子知道的很少。不过去年去府城参加年会,偶然听到一个大掌柜在感叹,说他的聚仁堂所在的县虽也有姓林的,但店不赚钱,估计很快就要被召回了。”
“所以我猜,只要有姓林的地方,就建有聚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