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盈,水满则溢,咱们就这般挺好。”
“那就依你说的办。”庾氏笑道。
只不过,她说着忍不住眼睛红了:“你陪了我们十几年, 娘真的舍不得你。你这一走, 我心里总是不自在。”
有女儿在, 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表面看似家里人保护她, 其实是女儿给她们避免了许多烦恼,将来她这一走,自己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舍娘握住庾氏的手道:“娘,庆王府在京里, 这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了,女儿又是世子妃,你们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只管差个人告诉我就是了。若是嫁去杭州, 那才是山高水远,一辈子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凡事总要朝好的方面看, 她又指着睡熟了的雱哥儿道:“您看他睡的多好呀, 哥哥虽然读书不大成, 但是为人宽厚,待爹娘孝顺,弟弟读书又好,您日后肯定会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
这话庾氏听了宽心许多。
安慰了娘,她从六房的院子里出来,正好见到了玥娘,玥娘脸上有些踟蹰之色,舍娘对她微微点头,只当打招呼了。
玥娘却仿佛有许多话说:“我们要走了。”
“走?走去哪儿?”舍娘不明白。
莫昀若非是裴大老爷推荐,怎么可能还能成为通政司的文书?这可是好些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
玥娘却道:“有人给你姐夫捐了个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位置,还给了个院子给我们住下,所以,我们就要搬走了。”
“是谁家呢?”舍娘好奇。
“贾平贾大人那里。”玥娘说起来还有些落寞,她还是想留在裴家的,这里都是她的亲人,去人家家里住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
贾平?舍娘叹道:“是那位皇上的心腹大臣,极力主张撤藩的那位吗?”
都说贾平指不定就是日后的主父偃、贾谊那样的人,为人过激,坚持要削藩,将来恐怕下场不好。
莫昀投靠他了之后,恐怕将来也得激进许多,下场未必会好。
说罢,她看向玥娘,玥娘点头,又捂着心口道:“其实要我说就在通政司做个小吏也不是不好,唉。”
她是一声叹息,等晚间的时候,就听说她们夫妻早就搬出去了。
舜娘又同舍娘道:“莫姐夫也真是的,咱们家让他过来,他们就这么一声不响的走了。不过,走了也好,他们总觉得憋屈,我们还觉得不自在呢。”
不自在?舍娘想舜娘又有什么不自在的,但她很快想到,舜娘是要嫁到新安侯府去的,如果玥娘没那么快定下亲事,指不定舜娘的亲事是她的,毕竟她才是念娘嫡亲的妹妹。
但见舍娘道:“正途难出头,只能这般了,你也不要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