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侯夫人的寿辰,虽然不宜操办,但姻亲请了不少,舍娘不好过去,就让秋菊送了东西去。
接着,她又问道:“你看舜娘在新安侯府过的怎么样?”
秋菊想了想便道:“依照奴婢说看着倒是不错,虽说都说萧世子风流,但他有尊卑之分,后院一切都是六姑娘管着。”
“嗯,等她生下一儿半女倒是好了,只是前头大姐姐又有儿子,恐怕将来若是淡泊些还好,若是还想争权夺位,怕是难了。”等舜娘的孩子生下来,前头那个孩子年纪可不小了。
这也是她当初不愿意做继室的道理,地位的确能带来尊荣,但如果能够选择,还是这般很好。
赵王的遗体被送来后,庆王妃又和舍娘过去一趟,舍娘则留下来帮忙。官氏现下是新出炉的赵王妃了,气势又不一样,她管着全府,哪里肯让外面的人来插手府里的事情,只道:“外头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人在处理,只我们家王太妃那里有些不好,还请你帮我照看一二。”
“好。”舍娘正好也想去后院,也不知能不能碰上郭宪珠。
领着她们去后院的是个小丫头,舍娘让人看了赏,又打听起来:“方才见你们新王妃好生厉害,怎么没见其余人帮忙?”
“都在别的地方忙呢,我们王爷有三位兄弟,另外三位奶奶都在那边。”小丫鬟想着这位庆王世子妃出手大方,和自家也没什么交集,故而说话也不大设防。
舍娘笑道:“原来如此,你们王妃有孩子吗?”
小丫头听了这话瑟缩了一下,又摇头:“没有呢,倒是郭夫人生了个儿子。”
郭夫人,总算是打听出来了。
“是夫人吗?既然生了儿子,不该是侧妃么?”舍娘还想着之前都说郭宪珠是侧妃啊。
小丫头摇摇头,这她哪里知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舍娘不明白。
今日当然也没见过郭宪珠,她在赵王太妃那里坐了一会儿,帮忙招呼了几位客人就回家了。到了家里,她才想通,先以侧妃的名义让你心甘情愿的嫁过来,等生了孩子,年纪过了二十五,正妻无所出才申请。
花太妃就是生了三个儿子,才封成侧妃的,那还是襄王继承王位后多年才封的。
幸好自己没有答应,否则就是无名无分了。
当年她被晋王选为侧妃是因为晋王本身是王爷,且当时无子,已经满二十五岁,原来如此呀!
她跟着去赵王府三日才见到郭宪珠,这个时候的郭宪珠和记忆里完全不同了,记忆里的她还是那样英气的美人,此时的她眉宇间却笼着一股忧愁。
“郭姐姐。”舍娘喊道,并没有不认她。
如果原本认识,还装不认得,那才有问题。
郭宪珠也见到舍娘了,她前后都有人,不好说话,只道:“裴家妹妹。”
舍娘看了一眼她身边的下人,也不好直接强行利用自己的身份在人家府上发威,就道:“当年我爹外放泉州,幸而与姐姐认识,没想到这么多年,在赵王府又见面了。”
“是啊,我们不如去前面坐坐吧。”郭宪珠看了身边的下人一眼,径直道。
舍娘点头,又和她一处走着,下人们都听着她们说话,舍娘当然只提曾经诗会花宴的事情,并不提其他的。
还道:“赵姐姐自从倭乱之后,也就再没见过了。”
郭宪珠听她说起,也感叹:“是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一晃,竟然这么些年过去了。”
二人到一处客房里,郭宪珠吩咐人上茶,又让人都守在外面:“也让我们自自在在的说些话。”
那其中有个嬷嬷还想说什么,被郭宪珠看了一眼,方才不情不愿的离开,等她们出去了,舍娘才道:“见到你可太好了,我一直打听着呢。”
“嘘,小点声音,我身边都是王妃的人,可别被听了去。”郭宪珠道。
舍娘睁大眼:“她为何要监视你?”
郭宪珠摇头:“原本我比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