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姐妹俩还时常不对盘呢。”舍娘玩笑道。
林月窈家里有三位兄长,才生了她一个女儿,因此,她算得上是林家的掌上明珠了。林夫人是个圆脸爱笑的妇人,林月窈虽然名字里有个窈字,却不是很瘦,她生的很有福气,脾气也好,性情很敦厚。
故而,她听舍娘这么说,忙岔开话题:“你们前面住着徐通判的女儿,家里也有两姊妹,成日为了衣裳、首饰、吃食相争。如今徐大姑娘被她姨母家接过去一年,才消停些。”
舍娘住这里几日,也了解了一些,知晓徐通判原配生了徐大姑娘后就得了病,撒手人寰,后来娶的继续又生了一儿一女,徐通判的夫人是个和她五伯母曹氏一样的妇人,自然对继女也不是很好。
又听林月窈道:“徐大姑娘的姨母说起来也出身不凡,正是现任礼部侍郎的儿媳妇。”
“原来如此。”舍娘想自己还曾经是礼部侍郎的孙女呢,现在还不就只是个六品官的女儿了。
林月窈算是把此事岔过去了,舍娘又请她一起看书,她攒下来的银钱几乎都买了新书,市面上的游记、话本她这里都有,这也是林月窈愿意来的缘故。
“这是新出的《月出》,我看故事不俗套,且用辞优美,我哥哥就替我买了回来,只不过上下两册太多,我也只把上册看完了。”舍娘笑道。
林月窈道:“我就巴不得这么安安静静的看书,偏生本城郭家下帖子请我参加什么诗会,不如妹妹陪我一起去吧?”
舍娘摇头:“人家也没有请我,算了吧。”
“这有什么的,你们才刚来,她们自然不知晓你,我让她给你多下一张帖子不就好了。”林月窈如此道。
见她如此说,舍娘方才点头。
林月窈也很周全,并没有只送舍娘一张帖子,还帮丽娘也要了一张帖子来。庾氏也巴不得姐妹二人能出去玩玩,别老拘在家中,等将来成亲了,琐事一大堆,就是想玩也玩不起来。
遂姐妹二人开始裁制新衣,打钗环,准备到时候去郭家。
福建这边很流行苏样,衣裙都是苏式,所以庾氏也是请的苏样的裁缝过来的,舍娘做了一身月白色对襟纱衫,外面着一件珍珠白地松竹梅杂宝纹缎子比甲,领口用一枚蝶恋花的玉扣。至于丽娘,里面穿一件榴色方领大袖衫,外面罩一件绉纱绣玉簪花的比甲,领口则用蜂赶菊的金扣子。
舍娘见她这一身,忍不住道:“你不热吗?”
“不热啊,你看我的脸都不怎么出汗?”丽娘知晓自己天生丽质,故意在妹妹面前凑过来让她看。
舍娘手不离扇:“我就不成了,容易流汗。”
丽娘嘻嘻直笑,又不知怎么说了一句:“你说这个陈妈妈也是,治病就治病,还跑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所以说咱们平日出去也要当心,你忘了之前京师还有宗室女在元宵节被人掳走了。”舍娘道。
据跟着的小厮说陈妈妈在医馆治病,前两日在客栈都好好地,第三日人就不见了,连包袱行李都跟着一起不见了,小厮急的不行,等了好几日,据附近有人说她仿佛坐了到京师的船离开了。
庾氏在一旁听到姐妹二人说话波澜不惊,有陈妈妈在身边总是隐患,若不是她,六房也不会时时刻刻都在裴老夫人的眼皮子底下,且此人常常挑拨丽娘和舍娘的关系。如果还把她放在身边,即便她们在福建了,什么消息裴老夫人还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尤其是丈夫正托人打听花老姨太的下落,将来若是接花老姨太来了,按照陈妈妈那样,裴老夫人很快就知道了,不知道又要闹什么幺蛾子出来。
所以,直接暗中找了牙人,把她发卖出去了。
但这些话就不跟丽娘说了,以免丽娘多想。
回过神来,庾氏对她们姐妹道:“今日是你们姑娘家的诗会,我就不好去了,你们好好玩儿,也别总有太大负担。”
舍娘和丽娘都笑着应是。
以前她们姐妹虽然在家里时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