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这些对于舍娘是后话,哥哥成亲之后,新嫂嫂黄氏就开始在庾氏这里晨昏定省,新妇一个月的规矩,她也不好说什么。
黄氏个头娇小玲珑,虽然出身军户人家,但其父科举在二甲之上,因为与裴家乃是同里之人,倒是比别家亲近,一手面食做的极好。
舍娘正吃着她做的油泼辣子面,忍不住道:“嫂嫂,怎么你这辣子如此正宗,我们从老家带来的东西,没几日就上霉了,南方的天气太潮湿了。”
“这是家中亲戚送的,我们从河东带来的东西也是放不住。”黄氏道。
舍娘听说这位嫂嫂也识得几个字,但是的确是个很能干的姑娘,且不说厨艺女红,就是说话行事也自有一股伶俐。
就像现在,她在庾氏这里请完安后,和舍娘前后脚出来,正主动的道:“妹妹,平日都在做什么?”
“不过是读书抚琴,打发光阴罢了。嫂嫂呢?”舍娘笑问。
黄氏其实也不是真的想打听舍娘做什么,但所谓小姑子似二婆婆,自当把关系搞好。这样每日请安时,多说几句,自当比陌生的好。
二人在院子中间分手,舍娘昨日练字练了一日,右边的肩膀手臂都酸疼的不行,自然让丫头帮忙按摩。
她这几个丫头中,珊瑚的力气最大,且最有耐力,把舍娘按的是又疼又舒爽。
“姑娘,我给您按半个时辰,保管您身上舒坦。”珊瑚作为舍娘身边人,已经知晓舍娘很快就是庆王府的女主人了,更是伺候的用心。
舍娘在家当然是很舒服,等珊瑚按完,她又开始继续读书写字,下半天陪雱哥儿玩耍。她的字有了显著提高,人也是养的油光水滑起来,甚至每日还能睡个懒觉。
作为嫂子的黄氏当然不会管小姑子的事情,只要小姑子不找自己的麻烦就好了,她怎么有胆子管人家?
只不过裴霁还得去京中考院试,庾氏则对裴霁道:“你若考过了,有了秀才的功名,怕是要进学,若是没考过,就直接回来吧,也不必总在京里。”
“是。”裴霁道。
庾氏又叮嘱道:“京中人多口杂,我们家里虽然和庆王府有默契,但是怕有心人从中破坏,你一定要嘴紧。”
裴霁立马做了个封口的动作,他甚至连丽娘都没说。
丽娘还同他哥哥道:“说来也真是的,舍娘都多大了啊,她的亲事还未定下。新安侯世子是续弦不好,可也有旁的啊,真是的。”
但她也就这么说一句,裴霁心想四妹妹如今认识这么些贵人,怎么不替舍娘说一门亲事呢?他还以为接下来,丽娘就要介绍了呢。
还好舍娘前程远大,即便不嫁庆王世子,以她的才貌家世,也能说上一等不错的亲事。
不过,裴霁倒是从丽娘这里听说舜娘的亲事定下了。
“不知道定的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