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后分配于化工厂担任工程师。退休后投靠留美的儿子,在儿子开办的化工公司挂职技术主管,现该工厂已被并购,儿子前往外地工作,他赋闲在洛杉矶。
附件中还有一张并不太清晰的照片,显然是从大会的合影中截取出来的,画面上是一个神情严肃的清瘦的老头,看起来颇有气质。
颜未染将资料传给丁雪燕,她立即肯定地回复:就是他,南门光远!
凭借这个名字结合银杏内酯这个信息,她终于在那堆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到了那篇在会上交流的论文。
“他的方法是采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是适用化妆品工业的原料,微量残留又处理得当的话十分安全。他在论文中介绍他儿子的工厂是很多学校实验室采购原料的供应商,我刚去查了一下他儿子的公司,哥大当年的银杏内酯确实是那家化工厂提供的。”
“这么说,只需要采用他研究的银杏内酯,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很有可能,你可以试试看。”
设想很美好,然而现实很残酷。
在进口原料中寻找到那家并购公司的银杏内酯之后,颜未染期待的奇迹依旧没有出现。
在找到进口原料之前,丁雪燕也找了一些市场上类似的用乙酸乙酯萃取工艺生产的银杏内酯,但也并没有达到颜未染在哥大实验室里做出来的那种效果。
“我想南门光远当时生产的那一批产品里,应该是有专利内容,所以提取出来的东西才会特别纯粹,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可为什么现在明明用的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最终却没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呢?”
丁雪燕带着疑问,化验那份新买的银杏内酯去了。
过来关心进度的卫泽希帮颜未染打开化验机,仿佛对一切早有预见:“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买到的那家工厂的东西和之前的批次已经不一样了。现在他们采用的估计是更简单更普遍的醋酸法,而不是南门光远研究的乙酸乙酯萃取法。”
丁雪燕将信将疑地拿出成分分析一看,残留物中果然含有极微量的醋酸。她诧异地问:“卫少你也学过生化?”
“没有,一窍不通。不过很多东西在企业年报上有体现的。”卫泽希摊开手说,“当时从你们口中听到这家公司后,我就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了资料。南门光远的儿子的那家工厂被并购之后,财报上却并没有关于专利技术入股或者折算的内容,所以我想这桩并购并没有包含技术转让。也就是说,这种独特的乙酸乙酯萃取法,依旧是南门光远保留的专利。如果我们想要他那种工艺,只能去找他。”
丁雪燕想了想,也赞成他的看法:“行,毕竟我们现在没法找市场上那些用乙酸乙酯萃取的银杏内酯,东西不一样就是不一样,除了他的配方和萃取工艺,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南门光远在洛杉矶。
张羽曼的事情还未解决,颜未染分身乏术,便想起了同在洛杉矶的徐阿姨。她试着联系徐阿姨,询问是否能请她的女儿女婿帮自己在华人圈中打听一个六十出头的老人,帮忙联系一下。
徐阿姨满口答应,当她看到颜未染发过来的照片时愣了片刻。颜未染还在编辑南门光远的资料要传给她,谁知徐阿姨那边已经发了语音过来,说:“小颜,这个人看起来和住在我家后街的一个老头蛮相似的!老头姓南门是不啦?”
颜未染听到她的话,顿时又惊又喜,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巧:“是的!就是南门老先生!徐阿姨你认识他?”
“怎么会不认得。”徐阿姨这么内向怯懦的人,说起那老头,也是一肚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