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母亲的死,就像轻飘飘的一朵花掉落,甚至不值得为她惊扰帝王的好梦。

只有尚诫,在被宫人们连拉带拽地拖离寝宫时,他挣扎着,回头看了一眼在星汉下华美异常的宫殿,寂静无声的殿内,隐隐的灯火透出来,整座宫殿就如同蓬莱仙岛上的透明玲珑阁,夜色中,如同冰玉,那么美丽,毫无人气。

因为母妃去世了,所以,他很快被迁出宫,居住在自己的王府中。

说是王府,其实也只是一个三进的院落,他一个人居住在里面,度过了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冬天。

那个时候,他有了一个王傅代替母亲管教他,是个在宫中郁郁不得志的大学士,在他念不出书的时候,最常说的话就是:“殿下,太子如今还不到七岁,可已经通背下了四书,您可叫老臣怎么说?您千字文都要从头学起?”

可他的母亲不识字,他七岁的时候,又有谁能教他学字?

所以他经常逃课,和侍卫们一起玩倒是常事,也没人管他,即使他跟他们舞刀弄剑划伤了自己,也依然无人过问。

春天快来的时候,易贵妃去世了,他进宫去上香,没有在灵堂看见自己的父皇,听说他是伤心过度,晕厥过去了。而坐在旁边守灵的,是不满七岁的,他的弟弟尚训。

尚训和他容貌出色的母亲一样,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他年纪还小,并不太懂得世事,看见尚诫的时候,走上来牵住他的手,因为他们兄弟只在年节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所以并不熟悉。但即使如此,他似乎也知道谁才是自己血肉相连的亲人。

他用幼兽一般湿热的眼睛看着尚诫,怯怯地叫他:“哥哥,他们说我没有娘了。”

他的手软软的,温温的,尚诫虽然一直不喜欢他,可是这一刻,却陡然觉得自己的心软下来。他蹲下去,抱住弟弟小小的身子,低声说:“没事的,哥哥也没有娘了,我现在,也还活得好好的。”

尚训点点头,又说:“父皇说,以后皇后娘娘是我的母亲,那,哥哥现在的母亲是谁呢?”

尚诫没有过继给任何人,因为易贵妃对他显而易见的憎恶,所以后宫并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心思,即使是皇后也不愿意惹这个麻烦。

所以尚诫放开自己的弟弟,淡淡地说:“哥哥长大了,不需要母亲了。”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人生,其实是千疮百孔,他在成长中所需要的,母亲、父亲、家、教育、欢乐,全都缺失。

但那又如何,他依然长大,朝廷也还是没有遗忘他。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他终于成了有用的人,他也终于在非年节的时候,见到了自己的父皇。

那个时候,十岁的尚训已经变得安静,他站在父皇的身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哥哥,微笑起来的时候,酒窝很可爱。

父亲将一对九龙佩分给他们,说:“尚训,尚诫,记得兄弟相亲,是皇家之幸。”

他当时不过十三岁,被父皇格外的恩宠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握着那块玉佩,看着自己的弟弟,忽然之间,忘记了他的母亲是易贵妃。

然后,他被封为安西使,出使蒙狄,并且长期居住在那里如果不需要虚伪掩饰的话,其实是作为质子,送到了敌国,成了他国人质。

他在那里呆了近两年,其实蒙狄的生活,如同鲜活的阳光,让他的人生开始看见了新的希望。他只是人质,并不是阶下囚,所以行动是自由的。他迅速长高,学会了喝最烈的酒,骑最野的马,在草原上纵横来往,连蒙狄的勇士都佩服他。

甚至有时候,他早上恍惚醒来,会有一刹那以为自己本就是草原上的剽悍民族,会在草原过一生,直到老死。

但,在那年的冬天,他的父亲去世了。

父亲在临死前,没有记起他这个儿子,所以,也没有人来接他回去。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向告哀的使者询问,他为难地说:“我只听说陛下嘱咐新皇爱护百姓,要易贵妃附葬山陵,至于殿下……陛下可能神志不太清明,所以一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