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的,顾纨到底是进了安平伯府。

外人都道谢蟠对世子妃死心塌地,却哪里知道,谢蟠可从来不是什么痴情种子。

正月十五那天说是约了朋友出去,回来的时候给她带一盏最漂亮的花灯。

顾纨等了一夜,等到的却是这人醉醺醺的回来,衣服上满是脂粉气。

那些个庸脂俗粉的味道,顾纨还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天就是把谢蟠关在了院门外。

新婚燕尔儿子留宿花街柳巷,安平伯夫人却觉得男人谁还不风流,指责顾纨没有世子妃的风范。

接连几天,顾纨都把谢蟠关在了院门外。

新婚夫妻接连冷战,便是连安平伯府里未出阁的姑娘都来对顾纨冷嘲热讽。

顾纨当时也是来了脾气,死活不低头。

还是谢蟠先服了软,二月初一那天晚上在院门外叫嚷着,说是明天跟朋友去狩猎,到时候给她猎一头狐狸回来给她做围脖。

他一路叫嚷着离开了伯府,哪曾想回来的时候已然没了气息。

安平伯夫人得知儿子死讯后,便是把气都出在了她身上,若不是怕一巴掌下去顾纨的脸肿了守灵的时候让外人看了笑话,怕是都恨不得撕破她的面皮吧。

成亲月余就是丧夫,顾纨在安平伯府的日子并不好过。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安平伯夫人不待见她,伯府的三姑娘谢若兰也事后诸葛的马后炮,“长了这么一副狐媚样,天生就是勾`引男人的,当初就是克死了她的未婚夫,没想到哥哥这么命硬的人,也是扛不住她这狐媚子。”

顾纨记得很是清楚,谢若兰说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她在苏州的那些街坊邻居一样,一边说着她命硬是狐狸精下凡成精,一边又是用眼睛梭她,恨不得眼睛里生出一对钩子把她的脸划个稀巴烂。

她太熟悉这样的目光了,原来伯府的千金与那市井妇人却也没什么两样。

谢若兰那肆无忌惮的目光是起因,顾纨选择要离开安平伯府。

留在那里只有死路一条,那不是自己的地盘,说不定哪天就是传出了自己病重的消息,再过些天就因为“思念世子病重不治芳华早逝”了。

顾纨还年轻,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想要再过几十年,她才不要这样的结局。

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娘家人,顾纨却没想到,娘家人半点没有带她离开的意思,反倒是劝她听安平伯夫人的安排

从谢家的旁支之中过继一个孩子养在谢蟠名下,为谢蟠守节,将来这小世子继承伯府,顾纨也就能享福了。

顾纨是真的没想到,这话竟是从素日疼爱她的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尽管出身商户,顾纨却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娇娇女,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经此一事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被金玉堆着长大,不过是个镶嵌着金玉的工具而已

用来维护家族利益。

哀莫大于心死,顾纨不会过继孩子让自己看安平伯夫人和谢若兰的眼色过活,她自有她的手段离开安平伯府。

至于名声之类的东西,如果活下去都是问题,名声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坐在庭院里的人想事情出神,一不小心便是将那一盆山茶花的花骨朵儿给掐断了。

蓦然间回过神来,顾纨也是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她好像刚才听到了“哎呀”一声。

是个男人的声音,可是这院子里除了自己,却又哪来的那人呢?

环顾四周,顾纨没看到外人,便也没再多想。

她有些累了,回屋子里歇息,等钱六回来再说。

离开安平伯府,和娘家也闹掰了,回苏州是不可能的,索性便是留在京城。

虽说自己手上还有不少的银钱,可总花钱没进项到底不安稳,顾纨刚搬过来就让钱六出去打听,为的就是要给自己谋一条生路。

母亲,还有安平伯府的人都觉得离开伯府她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