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萧公子的马车?”车夫询问。

低调雅致的车厢门从里推开,清秀的少年郎从里探出头。

少年郎温润如玉,眉眼如画,一袭白色锦衣衬着他的年轻朝气,他嘴角带笑,“阁下是武宁侯府的人吗?”

子书岁站在槐树下,见少年年岁与萧二郎相当,应是未及弱冠,再听他的问话,便心中有底。

子书岁挥手让车夫退下,她一手持着匕首背在身后,一手拢在袖中捏着戚岁的玛瑙手链,气势很足地朝前走了两步。

在少年以及小厮的茫然目光下,她嘴t角弯了弯,语气淡漠,“萧二郎,你可还记得此物?”

说着,她提手,将玛瑙手链露出。

紧接着,就要说些威胁之语,比如戚岁在我手上,你若想她一家活命,就按我说的做!

少女粉唇微启,正要说出威胁的话,便见萧必行茫然的眼神忽然变得惊喜。

而后,便听他语气欢快

“岁岁?你来接我的吗?”

他欢喜轻松的模样,成功让子书岁将没出口的言语吞回了肚子里。

随即,萧必行被小厮扶着下了马车,他快步走到子书岁的面前,目光在她脸上扫过,从上到下,似要将她的模样牢牢记在脑海中。

子书岁面色不改,心中却是大骇。

难不成萧必行根本不知戚岁模样?

子书岁与戚岁的长相完全不同,而萧必行与戚岁最多也就几年未见,他看见手链在子书岁手中,便觉得子书岁是他表妹戚岁?

毫不怀疑其他可能?

子书岁不明白他的脑回路,但他若认定了她是戚岁,于她而言,也只有好处。

如此,不用威胁,不用让他配合做戏,倒还更逼真些。

“表哥?”

子书岁见他走到自己面前,她试探地喊了一声。

萧必行眉眼温和,浑身都透着读书人的儒雅之气,这次入京原因也是入学了国子监。

他伸手在子书岁头上拍了拍,动作很是亲昵,“几年不见,怎么还生疏了,从前都是喊必行哥哥的。”

第55章 女大十八变

子书岁抿了抿唇,十分配合地将背后的刀子收了起来,“必行哥哥。”

萧必行满意地笑了笑,目光似惆怅似怀念,“我都差点认不出你来了,岁岁……在京城还好吗?可有受到欺负?”

萧必行从武宁侯传去的信中得知戚岁全家遇害、独自上京的经历,对她只有心疼,深怕她在人生地不熟之地呆不惯,这才连夜赶路上京,必原计划还快了几日。

此时见少女身形萧条,但面上没有愁色,他才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想问她姑父姑母之事,可又怕提起后让她难过伤心,故而也没有提。

“必行哥哥,我很好,”子书岁腼腆地露出小梨涡,“今日是我自作主张想来接你,表舅母都不知道,车夫也是我在外头雇的。”

闻言,萧必行如吃了蜜糖一般,只以为自己在少女心中重要到这个地步,想着曾经的担忧,怕她多年未见便爱慕上别人,如今看来都是想多了。

萧必行顾自牵起少女手腕,温柔地将她牵着走到马车前,“同我一起走吧。”

俩人上了马车后,马车的行驶速度不再如之前那样着急,反而放缓了速度。

萧必行在马车上同“表妹”叙旧,不敢问起平亭之事,深怕惹了她伤心回忆,只能问这些日子她在燕京的经历。

萧必行问什么,子书岁便乖巧地回答什么。

在萧必行眼中,“表妹”这般乖巧惹人怜,与从前并无二致,所以从头到尾都不曾怀疑这表妹的真假。

而先前萧必安以为萧必行必能认出戚岁,也让子书岁先入为主地以为,萧必行能辨出真伪。

连同武宁侯的信中,也只写了“戚岁”入京之事,没说要萧必行辨真伪。

只因所有人都觉得,萧必行能认出来,所以不用提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