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蛋儿过了马路到一个包子摊前,买了三个热包子回来,两个包子递给婶婶说:“谢谢。”

婶婶笑不拢嘴,菜都还没卖出去呢,就给她送吃的来了,搞得婶婶都不好意思了。

狗蛋儿冲她笑了笑,说声麻烦了,挑着簸箕就走了。

路上狗蛋儿啃了口香香的包子,这是菜包子,包子皮蓬松饱满,菜馅儿是滚过猪油的,特别香,狗蛋儿每趟出来都馋这一口,偶尔也买一两个肉包子,肉包子一文钱一个呢。

狗蛋儿慢慢将包子吃完了,又喝了一口自带的热水,摸摸肚子,腹中暖洋洋的,特满足,他是有些怕冷的,热乎乎的包子给了他温暖。

终于狗蛋儿走到了家杂货铺子,在里面买了些红糖,又买了老米浆。

他做发糕来不及了,得用老米浆混混,不然就要在灶台放七八天才能发起来,用老米浆混均后放在温暖的灶台,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发起来。

在外边摊子看到漂亮的橘子,他忍不住也买了一斤。

买了四个苹果,又买四个梨,这边过年最稀罕北方来的玩意儿了,家家必买。

最后狗蛋儿去称了一斤猪肉,又称了一斤牛肉,再来一只鸡一只鸭,鸡鸭都是宰杀好的,他自己不敢宰。

真是破天荒了,他过年都没这般丰盛的。

想了想,又去买了一斤小零嘴。

这小零嘴可贵了,他们叫扭糖,二十文一斤,油炸食物,外面裹了一点点糖,咬着嘎嘣脆的,可好吃,他已经馋很久了。

然后又买了几根饴糖。

美滋滋的提着大包小包回去了。

一路好赶,回到家看到了对面邻居家的两个小孩,小姑娘抱着妹妹坐在门口石阶上。

狗蛋儿过去给她们分了些扭糖,小姑娘美滋滋的喊他狗蛋哥。

小一点的妹妹还只会爬,就知道冲过来要吃扭糖了。

狗蛋儿笑着摸摸她脑袋,给她塞了一块扭糖,让她拿在手心啃,这么大的扭糖小妹妹是吃不进去的,不一会儿就要被她姐姐干掉。

狗蛋儿笑盈盈地问姐姐道:“五妹,有没有人来过我家?”

五妹一手抱妹妹,一手啃扭糖,连连摇头:“没有呀,我都在看着呢!”

狗蛋儿笑说:“嗯好,以后我不在,你出来带娃随便帮我看看房子,一会我蒸了发糕给你家带些去。”

五妹一听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说:“狗蛋哥,你买了好多东西呀!你这是要出嫁了吗?”

她想到自家出嫁的姐姐不免有些伤心:“我大姐就是快要出嫁前就买了许多东西,然后呢,就嫁出去了!”

她说得凄凄惨惨的,手中的扭糖都不香了。

狗蛋儿无奈一笑,指了指小丫头脑袋说:“八字还没一撇呢。”

他倒是希望自己能嫁出去。

五妹呆呆地看着狗蛋哥,只觉得今日的狗蛋好看了许多,笑起来时好好看,以前的狗蛋哥都很少笑。

狗蛋儿回去放了东西,赶紧挑着装米的桶出去磨,旁人都挑两个桶,他挑三个。

土地庙就有一口石磨,逢年过节大家得排队磨,好在现在磨的人不多,但石磨却是有些落灰了,得用清水冲洗,将水从磨口灌进去,有力气的就将石磨抬起来,一边冲水一边上下荡,冲几次就能将石磨洗干净了。

他没这个力气,石磨抬不起,只能往磨口灌水,然后拼尽力气推磨。

没转起来的磨很沉的,他吃尽力气才推起来,气喘呼呼也不敢停止。

不过有一个问题,一般磨米浆得两个人来操作,一个人往磨口加米汤,一个人推磨。

他只有一个人,这个死沉死沉的磨,注定要他推一会停一会。

这不是休息,这反而更累了。

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磨洗了,这才开始磨米汤,泡过的米裹着水倒着磨口,一勺一勺地倒,不能倒太多,不然磨出来的米浆就不够细腻,倒太少就磨半天也磨不完,都是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