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知道这活不好?干,但这种工作起码比给书肆抄书要强。
赵淩很快就得到了五十?个临时工,排好?了班,又去借了几个做事细心的宫人,过来帮忙打扫。
加上翰林院原有的校书郎等?官吏,趁着?秋后天气晴朗干燥,开始一点?点?整理?起来。
藏书室里所有的东西?都先被搬了出来,匠人们对里面房屋的情?况进行了测试和修缮。
房屋问题不大,顶多有一些门窗闭合方?面的小问题。
匠人们三?两下就解决了,又重新检修了一下屋顶。
宫人们把空荡荡的藏书室打扫干净。
牛车从工部的库房里拉来一个又一个大书柜。
书柜太大,琉璃门担心碎,是另外装的。
十?来个木匠忙活了好?几天才把书柜装完。
赵淩觉得他们是故意想多蹭几顿饭,才如此效率低下。
临时工们这段时间可忙坏了。
每一册书和卷宗都要打开检查,有没有发霉损坏。
如果没有,就抄写目录归档,按照赵淩教的办法放到指定位置。
除了最近几年的书籍之外,其?它书籍多少有些损坏。
尤其?翰林院里还有一些前朝的东西?,更有前朝收藏的前前朝和不知道前前多少朝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放在箱子里,平时压根都不会?去翻阅。
有些箱子打开的时候,书都已经碎掉了。
这种严重损毁的书,只能先搁置起来。
发霉的书是最多的。
临时工们在粗略地清理?完成后,干的就是无穷无尽的抄书。
赵淩又从在吏部门口等?待补缺的同进士中,选了十?个人过来校对。
等?待补缺的人除了名次较低的同进士之外,还有一些因为疾病或者丁忧等?原因暂时离开岗位的,现在回来想官复原职基本不可能,只能等?待有合适的空缺。
这些人多半没什么关系,属于人微言轻。
赵淩给的哪怕是临时工岗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他们这些临时工校书郎,和那些整理?书籍的学子们一个月做六天不一样,他们的工作时间是跟着?翰林院来的。
待遇虽然只有银钱,没有禄米之类,但折算下来和翰林院的校书郎到手的差不多。
不算多,但够他们在神都过日子,至少比之前干等?着?只花钱强。
还有更重要的是,他们借由这个机会?可以认识很多人,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
别看?翰林院是清水衙门,但因为翰林院是实际上的皇帝秘书,各种信息集中,经常有其?他各部的官员往来。
有时候说不定一个职缺,只是别人的随口一句话呢?
不说别人,就说雇佣他们的顶头上司赵直院。
他们要是表现足够好?,给赵直院留下一个好?印象,高?的官职不去想,一个九品、八品的职缺肯定不难。
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临时工们工作效率极高?,让原先翰林院里多少有些磨洋工的老人们产生了紧迫感,跟着?卷起来。
翰林院这么大动静,在神都办公的几个衙门不管宫内宫外的,几乎都找借口过来围观。
他们主要看?的是带琉璃门的书柜。
别说,这么一来,书确实不容易落灰。
老鼠进不去,也不容易损毁。
顾潥都忍不住过来看?了看?:“这是都弄好?了?”
赵淩带着?他走:“还差得远呢。到明年不知道能不能弄好?。”他示意顾潥看?书柜里一高?一低两个打了孔的暗格,打开露出里面的两个小纸包,拿出来打开,“这个放在下面的是竹炭,能够吸水防潮。用一阵之后要是受潮了,可以放太阳底下晒干再放回去,或者干脆换新的,这个便宜。放上面这个是樟脑,能够防虫防霉。我写信回去让我大堂姐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