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1 / 2)

而且他们常年生活在水上,湿气重,人很容易生病。

加上先前河道上水匪多?不胜数,疍户的?日子怎么过?的?,赵淩都不敢想。

疍户来源复杂,只是再怎么复杂,也是重要的?人口,是大虞的?百姓。

先帝期间?战乱不断,当时大虞的?人口跌至大概三千多?万。

经?过?今上几十年的?治理,人口数量已经?稳稳迈向五千万。

疍户们有一部分是因为逃避苛捐杂税才成为的?“船家?”,现在他们上岸,每户每天只需要付出一斤鱼就算是税收。

既然缴纳了税款,那可以享受权利。

赵淩不能做到一下就取消贱籍,只能先开一个口子慢慢来。

至于收上来的?鱼,直接在市舶司码头的?食品作坊处理,一部分新鲜的?直接用车拉去城里售卖,不够新鲜的?就加工成便于储存的?咸鱼、腊鱼、风干鱼等等,再通过?商队运往缺少这些食物和盐分摄入的?地区。

反正伴随着晒盐法的?日渐成熟,象州的?盐价是很便宜的?。

赵淩这么搞,就很缺人,什?么人都缺。

建造码头的?建筑工人,市舶司办事?处的?官吏,食品作坊的?人手等等。

以前三年一次科举,能够榜上有名的?算上同进士,也就两三百人,有时候人数还会更少。

这些考出来的?准官员,除了那些名次极好或者家?庭背景不错的?,不知?道多?久才能等到缺。

更别提那些理论上也可以当官的?举人了。

像赵淩的?表姐夫陆凤羽就是个举人,能够在东州罗湖县当个八品的?教谕,得是朝中有人。

伴随着大虞已经?持续顺风顺水的?太平盛世,人口激增的?同时,带来的?是读书的?卷生卷死。

诞生大量的?学?问还不错但?是没法在科举上更进一步的?学?子。

赵淩一个市舶司,却?还有用人缺口。

这一年赵淩忙忙碌碌的?,基本没怎么休息,趁着年底回神都述职,特意提早了半个月到,到了就往吏部跑,张口就是:“给我人。”

杜尚书看到赵淩还很高兴:“赵瑞瑞,怎么两年没见,都不会叫人了?”

赵淩规规矩矩行礼:“下官赵瑞拜见尚书大人。”然后直起身就摆出一张讨债脸,“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我要的?人呢?老祝那边河都已经?挖通了,我市舶司码头沿着大江一路过?去造了六个了,现在一个人都没有。我明?明?年初的?时候就让您帮忙留意这次新科的?人了,想着年初拿到人手,在现在的?码头跟着学?上半年,就能去新码头独当一面。现在新码头都造好了,人呢?”

按理来说,招聘几个从?九品的?小芝麻官而已,完全不需要经?过?杜尚书。

可赵淩要的?实在是太多?了,偏他要求还高。

杜尚书原本笑嘻嘻的?脸顿时比他还臭:“我是没给你人吗?你不是退回来了吗?”

“您给我的?都是些啥人?基础的?账都不会算,教也教不会。有一个更奇葩,让他收一斤鱼的?税,非得要收三斤鱼,说是刮了鱼鳞去了内脏和骨头就得要三斤活鱼。我只是把人退回来,已经?够给面子了。”

市舶司的?待遇已经?够好了。

从?九品的?官员俸禄确实很微薄,但?市舶司有石狮子坐镇,怎么可能差钱?

除了市舶司征收的?税赋外,码头上有许多?店铺、仓库,都是只租不卖的?。

一年下来,这些店铺和仓库的?租金就是一大笔钱。

市舶司给所属官吏发放的?补贴,比俸禄还高,另外对应职田的?产出也高。

现在官员的?俸禄组成主?要是三部分,钱、米粮以及职田。

市舶司的?办事?码头都是新的?。

赵淩直接画了一张图,用密信寄给他的?陛下先生,就得到了一张圣旨,让他可以把市舶司官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