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王太后见状,好奇问道:“皇儿让淩儿写了什?么?”

顾潥快速把奏折看完,笑着把奏折转交给王太后:“喏, 这小子不老实,作业还让人代写。”

王太后对姜皇后招了招手,两人一起看。

作为掌管宫中开支和各种天家产业的人, 两人对其中的数据连连点头。

姜皇后只知道赵淩在文华殿读书,是自己儿子的名义伴读,还是王太后当?半个儿子养的学生,但?对赵淩究竟学得怎么样并不清楚。现在看着眼?前数据详实条理清晰的奏折,她?觉得这小孩儿未来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助力,说不定就?是将来的赵侍郎。

王太后可太了解了,目光落在奏折前后的颂词上,笑问一句:“颂词谁帮你写的?”

顾潥说道:“瞧着倒不像是赵侍郎的手笔。”有点影子,但?不是,猜,“是你大哥的?”

他记得赵骅的长子今年应该有十几岁了?

能?把颂词写出这样的水平,赵侍郎倒是会教孩子。

在大虞最尊贵的几位大家长的注视下,赵淩老实回答:“不是,是我娘写的。”

他那一生要强的嫡母,学什?么都很认真?,干什?么都想做到最好。

他都怀疑,按赵王氏这种学习的劲头,过?几年赵王氏就?能?武艺超群。

他爹本来就?菜,将来日子可怎么过??

这答案显然?出乎意料。

姜皇后对王太后说道:“母后家中重视女子教养,果然?名不虚传。”

王太后和赵王氏同是王氏女,虽说已经出了五服,但?姜皇后这一句马屁显然?很让王太后高兴,感觉午膳的味道也格外好一些,下午上课的时候,给赵淩多讲了一些内容,还拖了堂。

赵淩回家吃了饭就?去?做作业。

赵骅昨天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觉得孩子们?的课业不能?放羊,规定了作业都得在他眼?皮子底下做。

赵淩奋战完自己的作业,又去?整理自己的战马小论文,感觉他爹干嘛要跟自己的血压过?不去?。

全天下的父母都知道,子女教育这种工作,最好就?是推给另一半。

赵淩的问题是写文章词句不够优美?,赵辰赵缙的问题在于压根还没把四书五经都粗读一遍。

在赵骅这种几乎过?目不忘理解力又超群的学神眼?里,他们?的学习进度简直不可理喻。

赵茂本来就?小透明,听着赵骅的怒吼,鹌鹑似的缩在赵淩身边,一笔一划地写大字,大气?都不敢喘。

赵淩见赵茂握不动笔,就?把毛笔放下,小声教他认字。

赵骅好不容易让自己勉强接受两个儿子比较笨的现实,回头看见赵淩,稍微缓过?一口气?,对赵淩说道:“你那奏折给陛下看了?陛下怎么说?”

“陛下没说什?么。”赵淩老实回答,补充,“陛下看出颂词的部分不是我写的,我说了是娘写的。皇后娘娘夸王家会教女儿。太后娘娘很高兴。”

这句话不知道戳中了赵骅哪个点,赵婉蓉、赵婉清两姐妹也被提溜到了书房,跟着一起学习。

赵王氏对此非常满意,丢开了子女教育问题,整个人都有些逆生长,显得格外青春活力。

不多几日,就?到了来福的大喜日子。

迎亲的队伍不好在宫门口吹吹打打,但?来福也是骑着马,雇了轿子,迎到了新娘子,离得稍微远一点就?开始热闹起来。

赵家隔壁坊的小院修葺一新,各种大红喜字贴满。

喜庆的窗花剪纸随处可见。

屋里的火炕摆不下,人们?聚在厅里也一点不冷。

赵骅带着一大家子过?来走了个过?场,没有吃席,留下了许多礼物。

赵淩留了下来,跟宫中来的“娘家人”坐一桌。

酒席一共摆了三桌。

来福家人一桌,宫里头的娘家人和小院的人一桌,另外一桌是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