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送到酱油场那边,剩下的这些你们挑了好的当种子继续种,剩下的我拿走。”
她说着就将要拿走的那些全都收进了空间纽里面。
准备了二十斤的黄豆,这个时候连个虫子都没有,她连坏豆子都不用挑。
将豆子清洗了三四遍,然后用水泡上。
泡了四个多小时以后将水连着豆子倒进锅里,一锅装不下,她只能三个灶台全都用了起来。
大火烧开,随后转小火慢煮,等到豆子一捻就碎的程度就可以关火了,随后将豆子闷在锅里面一夜。
奶奶说,这样呼出来的黄豆才不会白了吧唧的颜色不好看。
第249章 十盘拔丝地瓜
以前用的是那种大锅,用锅中的余温闷一夜没什么问题,但是她这种天然气做不到那样。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它在锅中闷上两个小时。
随后趁着它的热乎气将它碾碎,她喜欢带豆瓣的,所以保留了一些,并没有把所有的豆瓣全都碾碎。
下一步就是要做酱块子,也可以叫做酱转。将碾碎的豆子们堆成砖块的样子,不停的摔打、拍,让它变得光滑、紧实,不会一碰就碎了。
等酱块子的温度凉下来以后,随她找出一些白纸将酱块子包起来。
有些地方会将酱块子当上一两天,等它表皮干吧了才会用报纸包起来。
因为报纸上有油墨和铅,对身体不好,所以她们后来都用白色的纸包了,不敢用报纸了。
将办好的酱块子放到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它自然发酵两个月左右才能进行下一步。
一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了。
白阮阮赶忙将东西都扔进自动清洗机中清洗,然后又泡了二十斤的豆子,才赶忙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盆中的豆子都已经泡的鼓胀起来。
白阮阮取出一台破壁机,将黄豆倒进去,再加入清水,打成汁后倒进大盆中。
等到二十斤的豆子全部打完,她得到了十盆混合溶液。下一步就是过滤,将液体倒进一个纱布过滤袋中,稍微用力挤干纱布过滤袋里面的液体,将里面的豆渣和豆浆分离。
然后就是要煮豆浆了,她用的是大号的闷罐,一次能装下三盆的豆浆。
两个灶台同时煮,她也能照顾的过来。
大火煮热以后要不停的搅拌防止它糊底,还要将上面漂浮着的沫子打掉。
豆浆煮开以后就要转成小火慢煮,若是转成最小火,两三分钟后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膜,等过一会儿再挑起来,就是常吃的腐竹、油豆皮了。
白阮阮只挑了头一张就没有再弄了,等豆浆彻底的煮熟以后,她留了一小盆自己喝。
剩下的让它稍微冷却一会儿,差不多三四分钟的样子,将豆浆全都倒进她准备好的另外两个大闷罐中,里面有她提前放好的食用盐、水、五度的白醋的混合物,大致比例是1:10:10。
这一步叫做冲浆,白阮阮将两闷罐的豆浆倒完以后,它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豆花。
再等待个五六分钟以后,就可以将里面的豆花舀出放到铺了用冷水泡过的纱布的模具中去,随后将盖子盖上、压水定型。
压的太轻,就成了嫩豆腐,压的太过,就成了老豆腐。
要不轻不重才最好吃,差不多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一斤豆子差不多能做出三斤大豆腐,她今天一共做了六十多斤。留了四块儿自己吃,剩下的分别送到了大食堂、福利院的食堂和疗养院里面的食堂。
准备的菜谱是麻婆豆腐,福利院那边则准备的是小白菜酱豆腐。
反响非常不错,福利院的孩子们都说吃出了肉的味道,比肉还要好吃!
而大食堂和疗养院食堂那边,第一次吃到这种麻麻辣辣、又滑又嫩的菜,一个个被辣的“嘶嘶哈哈”的的依旧停不下筷子。
全都说没吃够,明天还要吃!
但是白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