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隽和江笑愚一条一条的讨论着可能的疑点,安暖翻着江笑愚之前做的记录。
如果不是熟人作案,还有什么方向呢?
房间很整齐,不是为了求财。
董紫莺是个法医,收入虽然不顶尖,但还是不错的。而且她比较注重个人形象,每天上班打扮得都很得体。从外表看,她谈不上家资殷实,但家里肯定是有一些钱的。
求财的人,不会不翻房间,也不会带走厨房里的蔬菜。
仇人或者是追求者,很难一点痕迹都不留下。更不可能带走厨房里的菜。
安暖一边听着楚隽和江笑愚讨论,一边将今天所有的线索一个一个地在脑子里梳理了一遍。
楚隽突然问道:“暖暖,你怎么看?”
安暖皱紧眉头,缓缓道:“我还是坚持之前的推测,我觉得这就是一起熟人作案,除此之外,想不出更有可能的方向。”
祁雨诗道:“可是我们把火车站周围都查了一遍,没有发现紫莺啊。他们会不会住得比较远?”
火车站周围就那么大,这个范围是有限的。
可如果他们没有住在这一片,那就没办法找了。京市大着呢,想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不太可能。”安暖说:“如果是外地来的,不日即将返程,对京市人生路不熟,就完全没有理由去别的地方。哪怕有更便宜的住宿地方,来回车费,找路,这都是麻烦。”
住在火车站附近,这是最好的选择。
“除非……他们不是外地人。”
“不可能。”祁雨诗立刻道:“紫莺没有本地亲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安暖嘶了一声:“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大爷大妈,特别自来熟。他们在本地可能没有亲戚,但是未必没有熟人。”
第132章 我更懂
“这是什么意思?”祁雨诗有点傻:“你是说,董紫莺来到京市之后,下了火车站,就认识了朋友?”
“这并不奇怪。”安暖虽然非常不想,但为了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还是举了一个很丢人的例子。
叹了口气。
安暖说:“我刚来京市的时候,一下火车刚出车站,就有人过来问我。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吃饭,要不要坐车,要不要带路……他们很热情,真诚,表示只要极少的花销,就能带来极大的便利。这对一个刚从偏远地区来到繁华世界的外地人来说,很难拒绝这样的帮助。”
这还是大家第一次听安暖说起当时的事情,连楚隽都竖起了耳朵。
之前安暖不是没有去做过口供,但都是很中规中矩的回忆和描述,和这一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叙事,一个是抒情。
看着大家一起看她的眼神,安暖正色道:“你们不懂,这是认知的差别。我可能不懂花花世界,但一定比你们更懂第一次来京市的外地人。”
说得也不无道理。
“董紫莺的父母对她并不关心,路途又远,出门要花钱,他们不会送她上学,也不可能来看她。”
“不是不来看她。”祁雨诗纠正:“其实紫莺来京市一直是偷偷的。她家里根本不同意她上学,只想早早让她嫁人换彩礼,是她自己争气,偷偷跑出来上学的。一直上班了,才开始和家里有联系,她爸妈肯定没来过京市。”
“所以她父母对京市一无所知,虽然知道门牌号码,但在两眼摸黑的地方,根据门牌号码找人谈何容易。有一个本地人帮助,那就好多了。他父母只是没见过世面,不是没脑子,只要稍微一动脑子,就会找一个本地人咨询此事。”
楚隽道:“每个地方都有固定人群,商贩也是如此,这是要抢地盘的。如果董紫莺的父母是在广场上认识的本地人,去打听一下,可能会有人知道。”
他们今天查的都是本地可以住宿的人家,倒是没查在车站拉客的那些。
楚隽看了看时间:“老江,去买点吃的大家对付两口,今天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