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等试卷发下来,段惜时发现何檬没做错,又非常生气,认为何檬故意报错答案,就是想偷偷赢过她。
何檬解释过自己只是记错了,段惜时压根不信,还在别的同学面前,说何檬小心眼。
那时候何檬就认为段惜时的好胜心太强,还有点儿被害妄想症,之后就只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同学关系。
她和段惜时的座位离得很近,说话被听到也没办法。
总不能特意避开吧?那样段惜时又该说她瞧不起人了。
何檬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还有一年,她的高中生活就要结束了,没必要和不喜欢的人打好关系。
这种时候,她倒是有点儿羡慕艾柠了。
相比起来,三班的氛围多好啊,三门主课还各有一个学霸坐镇,不会的题目问起来也方便。
算了,与其羡慕,不如自己努力。
何檬暗自摇了摇头,决定好好午睡,休息充足后,再好好迎接下午的课程。
只不过,对段惜时来说,何檬的淡定,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有些不甘心地瞥了眼何檬,看何檬都睡着了,更是暗自咬了咬牙。
凭什么好事都让何檬碰上了?能在高三转到明德,要么是成绩优秀,不在乎换环境,要么是家里宠着,学成什么样都无所谓。
何檬暑假去了趟海边,就能碰上这样的人,对方还对她一见钟情。
说别人离谱她真的不是在炫耀吗?
段惜时心不在焉地刷了会儿明德的论坛,突然刷到一个类似寻人启事的帖子,突然有了想法。
她转头就去找了明德的表白墙,洋洋洒洒以路人视角,编了一个捞人的帖子。
关于这点,她也对何檬很有意见。
说是对那个人没兴趣,还把名字藏着掖着,其实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吧?完全是在得意自己有人追吧?
真可惜,何檬在“炫耀”时透露的消息,已经足够她把这个人找出来了!
段惜时很快编完了帖子,愉快地按下了发送键。
“嗡”的一声,手机震动了一下,包青松切出聊天框,查看表白墙收到的投稿。
进入高三,他也开始物色人选,好将表白墙的账号移交给下一任。
所以今天他一直在论坛上找活跃的新生,现在更是同时和三个新生聊天。
他粗略浏览了下投稿的内容,乍一看挺正常对新面孔感到好奇或者心动,还挺正常的。
只是,等包青松仔细看完,总觉得投稿中的描述有点儿异常。
如果说是在食堂遇到了陌生的学生,出于某种因素想要认识下,那么捞人时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外貌特征和衣着打扮上。
这个投稿却完全没有提这些内容,而是强调了同行的两人。
在强调两人中的女生时,措辞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比如说“看似冷淡”。
尽管这种主观色彩并不浓厚,通篇读下来,还是能感觉到投稿人对那名女生的排斥。
包青松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转头喊了声:“莎丽!”
“怎么了?”姚莎丽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听到包青松喊她,头都不抬。
包青松将投稿复制到手机备忘录里,删改了部分内容,只保留描述主体,这才拿给姚莎丽看:“我看的小说里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姚莎丽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接过包青松的手机,一目十行地看完,摸摸下巴:“推理小说?说话的人是凶手?”
“这段发言不像是目击者说的话,更像是听了别人的叙述,再假设自己在现场,以目击者的视角说出来的话。”
包青松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总该有个侧重点,比如班长,要是在食堂碰到了想认识的人,肯定会记得对方打了什么菜。”
姚莎丽觉得很有道理:“另外,我感觉,说话的人虽然没有点出女生的名字,但是应该认识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