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汴梁这样的重镇,一般都要派亲王镇守或者遥领。
如今竟是一位姓朱的将军去坐镇汴梁?
清姿不由挪动身子,往旁边一桌靠近,竖起耳朵,只听那姓胡的军汉压低嗓音:“捧圣军被圣上整编了,圣上派大帅去汴梁任节度使,汴梁那边还有一部分镇兵,所以圣上就从大帅麾下调走了一部分兵马,编入了严卫军……”
清姿只觉耳边仿佛打了个炸雷!
捧圣军?这么说,被派去汴梁任节度使的是朱守殷!
源叔竟然派朱守殷去镇守汴梁那样的重镇?
当初亚子哥哥连源叔都不信任,把他从汴梁调走,改任自己的亲兄弟遥领汴梁,同时派了几个心腹文官和伶人实际管理汴梁。
源叔竟然派朱守殷这种临时从敌营投靠过来的将军去镇守汴梁?
除非……
除非朱守殷并不是临时投靠的,而本身就是源叔的嫡系心腹!
清姿只觉脑中掀起阵阵惊涛骇浪,无数场景从记忆深处翻涌而出……
……去年刚到达洛阳时,亚子哥哥派朱守殷到洛阳城外迎接我和源叔。
朱守殷说他奉陛下之命,护送李总管,李总管的亲兵请回。
可是当时,冯阿翁却站在原地不走,嗣源对朱守殷道:“这是我家的老马奴,我的坐骑望云骓一向是他照料的,烦请朱大帅回禀圣上,能否留下这名老仆?”
朱守殷竟同意了。
后来,冯阿翁准备带我走,他事先将我们的坐骑弄出了府邸。
能够在朱守殷眼皮底下,把两匹马弄出府,肯定是朱守殷放水了。
原本我还以为朱守殷是看出了风向,有意卖夫君人情。
但其实,有没有可能,朱守殷早就被夫君策反了?
否则,夫君不可能把汴梁这样的重镇交给朱守殷!
那么,朱守殷杀害亚子哥哥的第四子,有没有可能,是奉了嗣源之命?
235章 今生情缘尽
清姿正思绪纷乱地想着,又听那姓胡的军汉巴结地笑道:“张兄如今在控鹤军中任何职?看你这服色,应该是升任指挥了吧?”
那姓张的军官笑嘻嘻道:“咱们刘大帅高升了,自然要把咱们左厢四军原来的老兄弟提拔起来……”
那姓胡的军官压低声音道:“听说你们刘大帅是因为继母进宫,得到圣上宠爱才升官的?”
“正是……”姓张的军官笑容暧昧,“咱们刘大帅这位继母可是国色,一进宫就封德妃,宠冠六宫……”
清姿听到这里,感觉有些懵:嗣源纳新宠了?
我刚离开三个多月,生死未卜,他就纳新宠了?
一进宫就封为德妃?
她有些不敢相信,生怕自己听错,屏住了呼吸,往边上又挪了挪,头垂得更低,假装喝茶,耳朵却拼命竖着
“听说你们刘大帅是前梁太尉刘鄩的儿子?这么说,这位德妃是前梁刘太尉的遗孀?那不是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如此深得圣宠?”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位德妃娘娘是刘太尉去世前两年刚娶的。前梁太尉跟咱们先帝争夺河中的时候,不是因兵败被梁末帝赐死了么?那是同光初年的事,到如今也才过去四年。这位德妃娘娘就算二十岁才嫁人,如今也不到三十,年轻着呢!”
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子进宫了,宠冠六宫,一进宫就封为四妃之一的德妃?
清姿脑海里吃力地消化着这些语句,她低着头,发现手里端的茶汤正荡起一圈圈涟漪是她的手在抖吗?
她只得将茶碗放下,将手摆在桌上,她看见自己的十指在发颤,指尖苍白如雪。
这双手,曾经如同春葱玉管般美丽,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指间生出了粗糙的茧子?
……那年,他因擅自撤离战场,被夺官削职,丢了好几份俸禄,却仍要拿出钱抚恤战死、伤残的亲兵,她只得把家中仆人辞退,卖掉首饰和家用,帮他抚恤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