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码头这里有和他们一个村里过来做工的汉子,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有人过来跟他们买

东西,认出了李山谷兄弟两个,才知道原来他们不在码头扛货了,还跑到这里来摆摊卖东西。

“你两小子太不够意思了,跑来卖东西也不说一声,兄弟们还能来帮衬帮衬你生意不是?

“是是,是小弟的错,没跟大家说。”李老二比他大哥会说话一点,他跟村中的人打着招

呼说着话。村里的人跟他买东西,他客气的说道,“几个钱就不用给了,算我们请。”

“这哪行啊,买东西岂有不给钱的道理。”

“客气了,客气了。”李老二连声说谢,把钱收下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他们家做了吃食到镇上去卖,生意还很好,村子里什么人都上他们家门打

探消息来了。

“哎,那里,就点不鎌钱的营生,算得上什么生意了。”李王氏是个厉害的老妇人,村子

里的人家过来她家的,老妇人都请人进来院里坐,态度也是客客气气的。

别人来坐了半天,从李王氏的嘴里套不出半点消息。

李王氏知道老二媳妇是个不靠谱的,所以这做吃食的法子还是握在老大媳妇的手里,打杂

的一些活计才让老二媳妇去做。

那天听了婆婆的话,李大花最近都不怎么敢出门,怕自己不小心和别人说了不该说的,家

里婆婆会赶她出家门。见到老二家媳妇最近都老老实实在家里,李王氏的心里对这个儿媳妇才

算是满意一点。

“我们就不坐了,家里还有活计,我们就回家去了。”这些人到了李王氏这里来,什么话

都没有摸出来,出了门脸色不太好的回去了。

孙怡在关上了院子的门,阻隔了外人的视线。

□作者闲话_

第四十七章,收粮

七月,地里的庄稼可以收割了。

这一年是一个好年,地里的收成比往年都要好。

农忙的这几日,李山谷和李老二没有到镇上去做买卖,回来家里帮忙收粮。这个时候村里

的汉子们一般都不会到镇上去做活计,回家帮着收粮了。

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粮,这可是他们一家人一年的粮食。

书院放了七天的田家,让学生们回家去体验农活。

李问这几天不用到书院去上学,但是他一提出到地里去帮忙干活,遭到了一家人的反对,

让他在家里好好读书。读书那是日日夜夜都不停的读的,偶尔也是要放松一下是吧,他跟他奶

奶又是讲道理又是撒娇,老太太才让他到田里来放放风。

到这个时候,许多人家都是一家人出动,老老小小都到地里去帮忙干活。

就算是李王氏没有到地里去收粮,她在家中负责给一家人做饭。

一眼看过去,地里都是弯着腰在干活的人,这个景色一年里只有这个时候才看得到一次。

“三宝,这地里这么晒,你到上面阴凉的地方去躲躲吧。”孙怡见到儿子晒的小脸都红彤

彤的,心疼的让儿子到阴凉的地方去躲躲,这孩子怎么的就不听话,非得跟着他们到地里来。

这太阳晒的啊..

“阿娘,我没事,晒晒才健康。”李问跟他阿娘打哈哈,他就是在旁边给阿爹阿娘端茶倒

水他都觉得好,一家人都在忙,就他一个人闲着他心里不舒坦。

他们家的地不多,两三天就把粮食收起来了,然后就是晒谷子。这个天太阳大,谷子晒个

两三天就好了,收回去地窖里放着可是他们一家人的粮食。

这一年,人们的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收成好,咱们这给了衙门要收的賦税都还够一家人吃。”

“可不是吗,我就盼着啊,这要年年这么好,那该好多啊